“謝大人人在朝中,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決策是對是錯,與辛國是戰是和,普通人說了不算,官員說了也未必算。
“因為雖然與敵國舍命作戰的士兵、被辛軍擄掠財產的是百姓,但這江山,既不是士兵的江山,也不是百姓的江山,而是皇帝的江山。
“百姓被奪走財富,認為該有人為他們做主,但實際上老百姓本身,也是皇帝的財富。
“而你我為官為將,說是為了江山社稷,但實則是皇帝的賬房、門房,替皇帝管理百姓。
“無論是皇帝決定慷慨一回,對這些被掠奪的財產既往不咎,還是他一時沖動,要犧牲更多財產去與對手拼命,財產本身,以及我們這些門房,又能有什么辦法
“江山危亡,百姓生死,全系在此人一念之間。君主養民,如同農人養牲畜,適當管理、令其勞作而已。
蕭尋光略作停頓,才繼續往下說
“當然,體系如此,不代表朝中官員個個都當自己是皇上的管事。我們既身為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真正為何為官、為誰做事,人人心里都有一桿秤。”
“有時也會有良臣、良將。”
“萬一撞大運碰上了好皇帝,他或許也會真心為天下人考慮。”
“是以,君仁,百姓安樂;君不仁,生靈涂炭。”
“不過趙澤”
蕭尋光直呼趙澤的名諱,儼然對這個君王并不敬重。
他臉上露出一點別扭的神情,問“在謝大人看來,這個趙澤,算是個明事理、有仁心的好君王嗎”
回答蕭尋光的,是一段沉默。
良久,謝知秋言道“他不算太壞,心地也算善良,才能雖不出色,但有好學之心。要說的話,他是個凡人。”
一個有點個性,但隨處可見的人。
其實歷代帝王大多如此。
他們與普通人并無太大區別,只因為出生在了皇室,憑著自己的血統,便能坐擁天下,肩負萬萬人命運。
說實話,盡管謝知秋與趙澤的關系已經趨冷,而且趙澤試圖娶她進后宮之類的行為也讓她很不舒服但她對趙澤,并不是完全沒有感情。
在她尚且微末無名之時,趙澤是第一個看到她、重用她、認可她才能的君主。
那個時候,謝知秋只是個隨處可見的八品知縣,不但名義上有蕭斬石這么個敏感的爹,還得罪了齊慕先。
在她苦苦尋覓出頭之法時,是趙澤看見了她,并且拉了她一把。
在過程中,謝知秋難免耍了些手段,而趙澤也頗有些誤打誤撞,是因為他過于天真無知又不諳政事之理,才
會破格任用謝知秋這種身份敏感、思維異于常人還八面樹敵的奇人。
不過從結果而言,他的確成為了謝知秋的伯樂,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趙澤頂住了朝中的種種壓力,讓謝知秋得以順利推行新政、官居參知政事這樣的高位。
即使在謝知秋恢復身份以后,趙澤實則也對她多番偏袒。
縱然趙澤曾有過百般無奈和糾結,但最終他還是給了她一個女子正兒八經的官職。
謝知秋明白,哪怕有了太后的神石之言,趙澤要在滿朝奉行三綱五常的文人反對聲中做出這個決定,仍然很不容易。換作其他人,未必能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