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實際情況和最初預想的略有不同,但總體思路可以不變,一切準備都用得上。
謝知秋說“以往遇上類似的情況,我通常會耍點小手段,不過這一次,手段的作用有限,我們必須堂堂正正地贏”
人生無處不是賭局,不到最后一刻,總是難以判斷結果。
這一次,她仍然要賭。
但她賭的是數年來踏踏實實的積累,能勝過對手發現劣勢才匆匆忙忙的亡羊補牢;
賭的是朝夕不怠、扎扎實實的前進,能勝過原地轉圈、故步自封;
賭的是她深信不疑是正確的新路,不會輸給因循守舊、連一步變革都要周折數年的舊王朝
突火槍無疑是義軍最成熟、最標志性的武器。
但是五年蟄伏,日復一日的建設與鋪墊,他們教育出的上百墨者、培養出來的萬千工匠,能做出來的東西并不只有區區一個突火槍
辛國朝殿之外。
謝知秋親自手持剛柔牌,命人以辛國的五眼突火槍向她開火。
五十步遠,剛柔牌不過被彈丸砸個凹槽。
三十步遠,剛柔牌也就勉強打穿。
而站在盾牌后面的謝知秋,面色不改,毫不意外。
她將剛柔牌放下,令人呈給李太后看,并言“此物以堅硬擋牌上覆牛皮、絲綿、綿紙等柔物制成,專門用于防范火器。
“不過,因為其他軍中以前少見火器,目前實戰少用,只在我們自己軍中做火槍類武器試驗時作為防護。
“雖不是什么稀奇的東西,但尚可一觀。這一塊就作為
禮物贈給辛國,還望太后娘娘不棄。”
“”
正所謂眼見為實,李貞兒對自己有先見之明地挽留了會做突火槍的方國工匠一事,本來是有些得意的,但親眼見到此狀,心頭不由一陣一陣地發毛。
尤其是,若擁有這樣的防范之器,大多數人都會藏著掖著,將制作方法視作機密。
可是眼前之人,竟然毫不猶豫地將盾牌贈給了辛國,還順嘴就說了做法,可見這樣東西對他們來說,真的不值一提,在他們自己的地界上,一定有比這更好的防具。
李太后縱然面上克制情緒,內心卻已克制不住地冒出對對方的恐懼。
她再看謝知秋,眼神已如臨大敵。
謝知秋張嘴,正要再說什么,這時,卻見一個內侍官突然從殿后冒出,小心翼翼地到承天皇太后身邊,似乎對皇太后說了什么。
李太后一滯。
她看上去若有所思,先是看了看那內侍官身后,又看向謝知秋,眼神似有掂量。
但過了一會兒,李太后還是點了頭,隨后示意內侍官傳話。
內侍官道“謝大人,為我國制作武器的那位先生十分關注方國此番來使之事,方才也聽聞了這件您攜帶而來的防具,他很感興趣。
“先生說,您不但專門帶來這面剛柔牌,還請了工匠隨行,想必是有備而來,除了這面盾牌,應當還有別的軍備。
“既然如此,先生提議,不如辛方兩國趁此機會來切磋一番。他會拿出他這些年來的作品,也請方國使者這邊請出最為出色的工匠,各憑本事。
“屆時,孰優孰劣,一試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