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內,承天皇太后得知謝知秋一個人從宋問之的小樓出來了,并且提出要見她時,頗有些意外。
不過,皇太后還是整頓衣冠,出來聽第局比試的結果。
沒有朝臣的大殿無比空曠,宮娥內侍多靜默不語,天色已晚,點了燈仍舊光線不足,但這樣靜謐的昏暗,反而給大殿更添一重莊嚴。
皇太后問“怎么只有你一個人來見我”
謝知秋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將蕭尋初他們在沙盤上新演示出的技術一樣一樣展示出來,并且按照制作者不同,分別放在兩手邊。
謝知秋道“左邊,是我們這邊先生的作品;右邊,是貴國先生所作。”
皇太后像貓似的瞇闔起雙眸,遙遙打量兩邊之物。
李太后對武器雖有一定了解,但她日理萬機,要管的事情甚多,若是兩邊差距不大,她還沒有火眼金睛到一眼就能看出的地步。
她懶洋洋地靠向一邊,問“那么,謝大人以為如何”
謝知秋回答“依謝某看,自是我方更勝一籌。”
李太后漫不經心地“嗯”了一聲。
殿內似有寒風簌簌掠過,帶得人身后微冷。
李太后如此不以為意,仿佛勝負早已無關緊要。
謝知秋定了定神,道“其實我今晚來見皇太后,是代表我方,還有一件禮物想要贈給李太后。”
李太后抬了一下眼皮。
是時,謝知秋已經從袖中取出一個卷軸,恭敬地遞上。
謝知秋說“這是我方在北地所使用教材中的一卷,截取自墨經中的公輸一章,皇太后若是感興趣,不妨一觀。”
李太后狐疑地盯著她,沒有說話,也沒有立刻去看卷軸。
不過,謝知秋似乎也不在意她的反應,只是自顧自往下說“春秋時期,楚國欲攻宋國,聘請魯國著名的工匠公輸班制作了攻城的器械,墨子聽說以后,自齊國出發,走了十天十夜來到楚國,勸說楚國國君停戰。
“但楚國自認國力強悍,又已經造好了云梯之械,不愿意放棄攻打宋國的計劃。
“于是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與公輸班較量數回。無論公輸班拿出怎樣精巧的攻城器,墨子都能以守城之器拒絕,最后公輸班進攻之器用盡,墨子的守城器仍綽綽有余。
“墨子以此證明,無論楚國怎樣進攻宋國,只要他出面阻止,楚國都沒有辦法取勝。”
墨經在方國境內已經失傳,更不在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之內,李太后是辛國皇室,而宋問之看上去也沒有將墨經的內容告知辛國官員亦或是即使他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真正在乎總之,李太后看上去并不知道這個典故。
她聽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只是揚了下眉,道“所以你是認為,憑著與春秋時一樣的方法,就能夠說服我,這才出使前來”
謝知秋搖頭。
她說“我想對皇
太后講的,是這個故事的后半段。”
“”
“公輸班輸了以后,又不太服氣地道我知道怎么樣可以擊敗你,但我不說出來。”
“墨子聽了,回答道我知道你要用什么辦法來擊敗我,但我也不說出來。”
“楚王聽了很奇怪,便問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