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現在的康熙還沒有習慣被送美人這件事,又或者說臉皮不夠,在寵幸美人這件事上,他竟然感到有點兒心虛。
一丁點兒,但不多。
也正是這一點,給了馬佳蕓更多自由時間,把這富貴精致的江南園林用腳量了個遍,美食一日三餐不重復,也聽聞了很多江南才女的故事。
有這么一個機會,馬佳蕓蘭還曾嘗試過與出生漢官世家的曹三夫人聊裹腳的事情,但無疾而終。
即便曹三夫人這樣算得上開明的女性,對于裹腳一事雖心痛女子身體受苦,受到根深蒂固風俗影響,竟也覺得這正常。
或許后宅女子便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妥協太多東西。
好在曹三夫人嫁入曹家,曹家已從漢人轉正白旗包衣,她的女兒不會裹腳,滿八旗與蒙八旗的姑娘們目前為止還沒有這種悲劇發生。
此事先打住。
直到即將登船的臨行前一夜,康熙才終于又現身。
馬佳蕓蘭奉上西湖龍井,眼波流轉,柔聲道:“臣妾還以為萬歲爺被這亂花迷了眼,早已經忘記妾身。”
語調含酸卻不帶諷刺。
“咳咳,朕一直勤于國事,可不像長瑞一樣天天只知道逗他額娘開心。”康熙也受不了這個,竟把胤祉推出來頂鍋。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他對三位皇子的大致行程一直盯著呢,胤祉這種關鍵時刻能頂事兒,又不和官員黏糊,還非常孝心的兒子,自然會更得他心。
尤其在其他兩人對比下,越往江南官場,越明顯。
康熙已經從還比較稚嫩的太子與某些官員、大阿哥與某些官員中嗅出他們間有貓膩在,他深恨帶壞自己兩個兒子的索額圖、納蘭明珠,對兩位大臣日漸不滿。
即便如此,康熙對外表現依舊是對太子越來越好,畢竟太子雖然有不小矛盾,此時還是他心儀的儲君,也需要維護他的面子,父子情深不適合這個時候打破。
但他的個人情緒則表現為對合心意的兒子更加偏寵一些。
喚的長瑞、老二,而非胤祉,雖然說長瑞的問題,語氣卻帶著親昵,像是民間真正的阿瑪吐槽自己的小兒子。
“萬歲爺這話只說了一半,長瑞不止逗妾身開心,也認認真真替他汗阿瑪跑腿呢,這孩子孝順著呢。”收到信號的馬佳蕓蘭把酸意見好就收,將話題往另一個方向引去,順便對兒子的“孝”加深印象。
康熙果然順臺階而下,一開始的尷尬氣氛消失,他也恢復自在:“哪有你這樣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不知羞,別人聽了可不笑話。”
事實上他也尷尬不了多久,會尬也只能說明馬佳蕓蘭這些年辛苦沒有白費,否管多大,也真在他心里占有一個角落。
接下來的聊天中。馬佳蕓蘭仿佛不經意間聊到蕉園詩社,匯報的同時,也是在打消康熙的疑慮,他這個人一旦多疑起來,超級可怕,哪怕沒有,提前扼殺在搖籃里。
南巡結束。
返京
途中,康熙果真帶上了兩位當地官員獻上的美人,袁氏、王氏,都是縣官之女,暫無冊封,便以庶妃稱之。
袁氏和王氏這些日子過得不怎么樣。
7愛小說的宅葉子提醒您清穿之賞花吃瓜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