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厭詐,與大阿哥、太子相比,排行前列、家世不顯的他反而真正可以靜下心來干實事,刷聲望,與太子、大哥一點點形成完全不一樣的三足鼎立。
對此,最大的難度在于他能不能在政務上有出色表現。
胤祉接下這個挑戰,干勁兒滿滿,誠如對汗阿瑪所言,請他一起見證自己的成長,他會成為最優秀、無可取代的那一個。
“好,朕等著。”康熙的一句話代表對于胤祉這種決定是支持的。
兩日后,胤祉第一次上早朝。
早朝時間在天色尚未破曉前,冬春季早六點,夏秋季早五點,康熙早中期是一個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的君主,勤于政事,除非特殊情況,幾乎日日早朝。
現在是冬春季,胤祉住在宮里,只需酉時起床,但因在尚書房養成習慣,又早了半個多時辰醒來。
更衣、洗漱。
然后,簡單用了早膳,羊奶外加雞蛋,有時候也會是面、餑餑、五花八門的粥、燕窩等,但幾乎雷打不動都有雞蛋,也是他小時候帶來的習慣。
前往午門與眾官匯合。
清朝皇子的官服與朝臣區別不小,太子不用多說,杏黃色周身,袍上繡有五龍,冠頂東珠十八顆,其他皇子更多四秋香色,紋飾為四爪蟒緞,飾東珠十。
正因如此,三位皇子在百官中非常顯眼,只要不瞎都讓人難以忽略。
太子雖然年歲最小,卻是第一個被康熙帶入朝上的,那個時候他只是斷斷續續圍觀,隔個十幾天出來晃一晃。
自大阿哥成親規律上朝后,太子也不甘示弱,把時間一點點縮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被默認加入。
相處這么些年,朝臣們對于太子與大阿哥的貓膩已經見怪不怪。
如今又添一二阿哥。
他們很好奇又會出現什么變化,余光一直偷偷觀察。
只見胤祉向太子、大阿哥各行一禮,并沒有大阿哥向太子行禮是那種仿佛被人強壓頭的感覺,還能與兩位都聊幾句,天氣啊、表述興奮之類。
三人同框的時候,氛圍竟比太子與大阿哥兩人還好一些。
至少不那么表面乖張。
卯時三刻,午門城樓上的鼓著實敲響,眾人排好隊伍,待宮門開啟,依次進入,對寶座上的康熙行一跪三叩頭禮。
一般來說的流程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員向皇上匯報政務,皇上會在這期間提出疑問或解答疑問。
若遇見難題,則可能被專門挑出來討論,但這種情況并不是天天都有見,三天一小次、七天一大次,有時也有一件事連續討論一個月的情況。
若無問題,流程很快拉過,早朝時間往往半個時辰便結束。
今天便是平常度過。
眾人好奇的是,二阿哥今日第一次上朝,但康熙似乎并未對他另眼看待,也不像大阿哥上次,有納蘭明珠暗中運作,為大阿哥特意找到合適工作,又讓人在朝堂上提出來,萬歲爺允之。
就這么結束了
莫非萬歲爺并不看重二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