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好心提醒屏幕前的大中小學生,雖然他也不知道現在看自己直播的人里有沒有學生,但萬一有呢
多說一句就當隨口附贈一知識點了。
現在大家明白加優牌的好處是什么了吧
要拿到加優牌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參與到朝中開辦的學堂教導學生讀書。教滿五年,可得一枚加優牌;教滿十年,就能拿兩枚,二十年就能拿三枚。但是一個人一生最多也只能拿到三枚加優牌,上限就這么多,你教的時間再長也沒有了。
“那如此一來,對那些靠自己本事考上名次的人豈不是不公平”
就因為一枚小小的加優牌,因為投入了五年或十年的時間去為帝王做一件小事兒,就能擠掉前一名的人換自己上位,是會吸引很多人去做這一件事,但同時,難道不是對被擠下排名的人的不公嗎
崔正不明白,這一抬高、一壓低的行為真的不會引起天下學子不滿嗎
光幕上,和他有同樣發言的人不少。
有人是純粹看不慣蕭臨淵,習慣了每次開播都要上去罵一罵,但也有一些人是在認真思考利弊,表達疑問,發表意見。
古古見此,有理有據的開始詳細解釋用了加優牌的人,是可以往上提一個名次,但并不意味著擠掉別人自己上位。是并列,而不是唯一。
排名還可以并列的
光幕外的人還在驚訝,古古的下一句就接踵而來。
而且,最后一輪是至關重要的殿試,是用不了加優牌的,就算用了也白搭。
古古回想著自己腦海中的歷史知識,慢慢說道。
最后一輪是皇帝當庭出題,他也會親自翻閱答卷,你說你就算用了加優牌有個什么作用你回答的沒別人好,在皇帝心里你就是不如別人強,你就算靠加優牌成了狀元,皇帝就能因此重用你了嗎
古古滿不在乎的大刺刺道不可能。
搞清楚,科考排名靠前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皇帝知道你能力很強,他才會重用你啊。
這下清楚了嗎,我的小笨蛋們。
古古好險把這句話脫口而出,好在緊要關頭給咽了回去。
這才沒雷翻大宸眾人。
但你們要知道,當時大宸有多少人參加科考啊每次能走到最后一輪面見帝王的就只有那么幾十個。多的是千千萬萬的人連第一輪考試都沒過。
這個時候,有沒有加優牌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不是嗎
不少人因為他的解釋嘆了口氣,方才還激動難耐的心情漸漸平復下來。
有聰明人已經領悟過來了,加優牌只是蕭臨淵對那些犧牲了自己五年或十年、二十年時間的人的一種補償。
但同時,也是那些久考不上的人能抓住的唯一再向上拼一把的機會。
千鋒競流,一枝獨秀之下終是平庸者眾,他們已經能夠想見,在加優牌這種好處的誘惑下,有多少人會積極響應蕭臨淵的這項舉措。
古古也是說道自加優牌這項舉措一出,全大宸積極參與到學堂教書的人也變多。
為理想和情懷者,終在少數;多數人,仍是為利益驅使。
為此,當時的神昭大帝和元圣還私下進行了一個賭約。
賭約賭什么這能怎么賭
神昭大帝說“人有情與理之分,有善惡之念,但這天下,終是人心向利者多,而不向情。”
光幕外眾人一怔。
元鴻微微一頓后,皺眉。
古古接著又說然,文圣元鴻認為不然。他言“人若無情,何談為人,利益大不過人情去。”
從這里可以看出,神昭大帝認為天下沒有不能為利益驅使的人,持有的是一種理智、漠然的態度;而元鴻不是這樣的,他更看重人情冷暖。換言之,他信人間自有真情在,而神昭大帝不信,他更像一個冷酷無情的操盤者。
于是,神昭大帝就和元鴻提出了這樣一個賭約。他讓元鴻用自己的方式去說服別人投身到學堂為師,而他則在不采取強制詔令的前提下,只用加優牌的方式來達成目的。限期兩個月,最后再統計雙方人數對比,看誰的方法更有效。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