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外的無數人面容呆滯,眼露猶疑。
古古看見評論區寥寥無幾的評論,他笑著問,你們覺得,這場賭約是誰贏了
蕭臨淵垂目無所事事,滿臉的不在乎。
不必想,這場人心與利益的比試,終究是情大不過利,是他贏。
大宸不少
人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有人出聲,“定是元師贏”
“非也,我猜是元師輸。”有人冷靜否決。
那人不懂,“你為何這樣說就因為蕭臨淵那時已是皇帝權勢更甚,贏的概率也更大”
“不。這場比試已不是誰擁有的權力更大就能勝出的了,而是人心在情感與利益之間的選擇。”
“所以你認為,人情比不過利益”
“古往今來,為利益驅使者眾,為情懷大義者寡。蕭臨淵勝,毫無懸念。”
縱使如此,支持情懷一派的人仍有不服。
現實真就如此無情、骨感嗎
直到古古開口,大宸各地關于這場短暫的爭論才結束。
神昭大帝贏了。剛開始一個月里,元鴻提倡文人和弟子去教習普通人,去為人師,為國行大義不得不說,他的號召力是極強的,他門下幾乎大半弟子都被他的真情和為國為民的理想打動。
你們可知,元師請眾弟子以師之名、行師之責,去教導天下學子的請師函一出,各地文人收拾包袱趕赴各州的場面有多震撼嗎
人車同流晨而出,午時尤在城中餓。包袱款款赴任去,同道師者有仁德。
這是當時的名士陳津在自家家族留下的文字記載,說的是他那天出門去,結果正好就見街上很多帶著行李要出城的人,一問之下才知全是去朝中安排的學堂赴任的老師。他心中感慨之下,就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些人就如同上千顆星辰散落九州各地,每個人都為國家和百姓積極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古說到這兒時,表情已不自覺充滿佩服和崇敬,壓制著聲音里的激動,這些人為國家和大義無私奉獻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直到現代前,很難再有能超越當年這項聲勢浩大的行動
元鴻能有這種恐怖的號召力是大宸眾人沒想到的,但盡管是這樣,也還是輸給了蕭臨淵嗎
震撼,然后是嘆息。
或許有些人心中還有惆悵、無奈。
這就是人心和世事啊。
古古也是一個剛出大學的大學生,他看過的小說、書籍和現實無不告訴他,人情永遠比不過利益重要。
或許在學校時,還感觸不明顯,可當他踏出校園,才漸漸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
他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神昭大帝說的在理,也很實在。
但人啊,就是一種理智與情感并存的生物。當你吃飽穿暖不愁前路的時候,你就會想體驗情感上的滿足;可當你有了情感上的滿足,又想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遠大的前程。
在千年前,神昭大帝曾清醒的告訴過世人,人情,永遠比不過利益。
是很殘酷沒錯,但誰能否認他說的是錯的呢至少我不能。
這是一個永恒爭辯的話題,古古有一段時間也曾為找不到工作而發愁,那段時間,他甚至想只要有一份班能讓自己上,哪怕是要稍微的討好別人他也能做到。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但在殘酷的現實里,也會開出一兩朵格外溫暖的人情之花。
元鴻那些不求功名、只為實現人人都有老師教、有書讀的弟子們就是。
后來,每一個參與到這項行動中、盡職盡責教導學生的每一個人都是。
這場賭約是神昭大帝贏了,但元鴻輸了嗎他覺得自己沒有,我也認為他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