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所以,他不光將甘宜之丟進大牢,還讓人割了他的舌頭,讓他不能講話,如果不是曲蘭頌收到消息,及時趕到相救,只怕甘宜之的一雙手也要毀了,今后也不能再畫出那么多的絕世之畫了。
光幕外的人一靜,因為他們被謝無念的雷霆手段給驚到。
他們有猜,謝無念此舉該是為了防止甘宜之將蕭臨淵是假的的事情透露出去,免得引得人心慌亂所做的舉動。
但讓一個精通繪畫之人,此生都不能再拿起筆,這就相當于打舍一個人的傲骨,斷了一個人的畢生驕傲,代入甘宜之的角度想想,這怕是不比要他命好過啊。
從前許多人下意識認為,二十八功臣當是彼此間關系很好的,因為他們從之前的種種描述當中,都能看出當時的朝堂該是上下一心,君臣和睦,勁往一處使的的和諧氛圍。
但這冷不丁的,突然謝無念就使出這血腥的一手,多少有點讓那些一心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完美的朝堂氛圍里的人一驚,從美夢中清醒過來。
原來,朝臣之間不只有互助,不只有各司其職共為大宸,也會有彼此間的不和。
事后,甘宜之被曲蘭頌秘密關押了起來,等到真正的神昭大帝回來,他才被再度放出來。
之后甘宜之知道是自己誤會了謝無念,登門致歉,后者也原諒了他,但甘宜之也因此付出了代價,他再也不能開口講話了。
神昭大帝問他,當時是怎么知道那個代替他坐在皇位之上的人是假的時候,甘宜之默默從他送給蕭臨淵的那一堆畫中,找出了那最初試探其真假的這幅畫。
他沒有問神昭大帝這幅畫的含義,因為那時他已說不了話,可后者懂他的意思。也正是神昭大帝看到此畫的第一句評語,才讓我信了他還真的是甘宜之的知己啊
和假的不一樣,他看到這幅畫后說的第一句話,不是夸鳥可愛靈動,而是問他,你畫一蠢鳥作甚
大宸許多人怔住,他們不禁回想起先前看到的那幅畫,他們橫看豎看也沒看出來那只鳥兒到底哪里蠢了
明明就顯得很靈動和可愛啊
古古等了一會兒,才嘆了口氣,解答說我們都看錯了,原來,那花上的小洞不是蟲子鑄出的蟲眼兒,而是這鳥啄出的孔洞,花上未畫蟲,然鳥兒是吃蟲子的,它跑去無緣無故啄花,可不是蠢嗎
作畫之人甘宜之也在畫中其他細節處,表露出了他對這鳥太蠢的嫌棄,可賞畫之人卻無人看出他畫這鳥時的嫌棄之情,只覺得它歪頭的動作機靈可愛。
可其實,你再細看就能發現,這只鳥的兩條腿都不是一樣長,歪頭那一下,也只是因為甘宜之畫的時候腦中想象的正是一只蠢鳥,他覺得這鳥太蠢了,很是嫌棄,于是不小心就把它的頭給畫歪了。但他畫技精湛,硬是沒叫人第一眼覺出不對來。
但,真正的蕭臨淵一眼就看出了他對這只鳥的嫌棄,而假的卻看不出來。
他懂甘宜之畫中所要表達的一切,甘宜之以為他被人所害,哪怕面對的是權傾朝野的丞相,也能豁出性命來為他報仇,如此,還不能算知己嗎
古古感動于甘宜之的一腔真情和熱血,但是就事論事,他說道,但在這事兒上吧,確實是甘宜之魯莽,不占理,而且他刺殺的還是當朝丞相,謝無念若真要追究起來,其實完全是可以殺了他的。
是的,在那個朝代的階級制度下,敢刺殺當朝丞相,甭管你有什么理由,都是大罪。
法,可不容情的。
但他沒有,估計也是看在他一心為蕭臨淵的份上,所以才高抬貴手饒他一命。
而甘宜之成了啞巴后,大概是不能與人交流,自身也落得殘疾,所以性格慢慢的逐漸變得沉靜,內向,但也更加的熱愛畫畫。他將自己關在書房當中,連續幾日不眠不休的畫也是常用的事。
他一畫出什么好的作品,第一時間都會拿來給蕭臨淵看。后者總能一眼就看出他畫中的真諦。
兩人既是君臣,也是知己。
并且,在畫之一道上,神昭大帝不是跟著柳尚學,而是跟著甘宜之時不時畫上兩筆。甘宜之不是他的繪畫先生,卻能在蕭臨淵想畫的時候,有不懂的可以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