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宸百姓他們就愛看這不怕死的架勢。
大宸官員所以你把這鲇魚調回京干什么是一個柳尚不夠看,你還找了個柳尚第二嗎
他們滿臉黑線,不想說話。
據崔正本人后來的回憶記載,他之所以當時經常看不慣蕭臨淵,是因為覺得他得位不正,畢竟他可是親眼見到他帶兵入京的,所以就算后來知道有遺詔和息帝死前的遺命,但他沒親眼見到、沒親耳聽到,內心也還是不信,再加上那長達半月的囚禁被綁,他心里能不憤怒嗎
崔正內心的小火苗雖說沒越燒越旺吧,但經久不息那是肯定的,心里藏了一團溫火,窩著一口氣,記了老長時間的仇,不然他怎么老愛懟皇帝。
昭元初年,那時蕭臨淵剛上位沒多久,就想起來自己曾帶兵上京途中遇到過崔正這么個正直boy,還聽人說他是個好官,于是二話不說就將人給調入京都,又重新放回了刑司。
此時的刑司眾人臉都綠了我們是犯了什么天條嗎怎么又把這條鲇魚給招回來了
古古回到刑司的崔正就像是進入了他的舒適區,開始了他的推理秀和一路殺殺殺。
雖然不懂什么叫推理秀,但這三個殺字光是聽起來就叫人覺得不妙,京都眾官員齊齊后背一涼。
他回來辦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刑司屬官被殺案。
據記載,是當時一個姓劉的刑司官員死了,溺死湖中。等到崔正親自去驗過死者尸體后,發現死者身體雖無明顯外傷,面色慘白,看著像是溺水死亡,但等他掰開死者嘴巴,發現其口中并無水草細沙,干凈的很,這若真是溺水而死,怎會口中如此干凈且他還觀察到死者的肚腹也未明顯鼓起。
但憑借這些,當時的崔正也還不能肯定其是死于兇殺,只覺蹊蹺,于是,他思考再三后提出刨尸。
大宸無數人悚然一驚,不是你說什么刨開什么東西
古古此時的臉上表情嚴肅,大宸當時的驗尸方式還比較簡單和落后,頂多就是檢查一下死者尸身外表是否完好,如果看著不像是被人殺害的模樣,就不是兇殺。當時也根本沒有刨開尸體,驗尸一說。
所以當時的崔正在提出這一想法時,毫無懸念的被上司拒絕了。說著,古古還不忘補充一句,當時的刑司正使就是之前被崔正告狀罰奉的那個副使,正使被崔正給告死了,然后他就頂上了正使的位置。
此時的刑司正使我悲
此時的刑司副使如鯁在喉,求問我是該感謝崔正
,還是該搞死崔正
說回正題,古古但是崔正是誰他對案子的執著超乎當時人們的想象,當時刑司正使不同意他的提議,那他就換個官兒大的人來拿主意。
于是,他就找上了皇帝。
大宸眾官員你是真的執著,就為了這么點兒事就找上皇帝
按他們的設想,蕭臨淵不可能同意這個荒謬的提議,因為那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但只聽古古這時說崔正在說了他的想法和懷疑后,蕭臨淵同意了他刨尸的想法。
“嗯你沒說錯”
“是不是史書記錯了蕭臨淵怎么能同意這般無理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