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好像沒啥毛病,但是給土壤治病你是懂學醫的。
不,不對,他們搞錯了,李稷哪會醫,他就是種田的啊
古古面帶微笑,但是數不盡的藥湯倒下去,一連給地灌溉了兩個月,再種上作物還是一樣長的稀稀拉拉,問題還是沒解決。
有人心道果然,治人的藥哪能用來治土呢
唉,純粹是異想天開。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李稷的這一想法時,是不是都會忍不住想笑,覺得他腦回路清奇,不同于常人。
但是科學本就是需要大量奇思妙想的試驗的,你不試,你怎么知道這種方法不可行呢辦法源于實踐,有時一次不經意間的行為可能恰巧就是問題的最優解呢
古代沒有高科技,但先人的智慧亦是無窮的,他們對問題的探索欲絲毫不比我們低,也正是歷史上無數在人看來啼笑皆非的試探行為,才終得到問題的正確解題答案。
古古溫聲說完,屏幕上展示出下一段歷史記載,正是關于李稷對鹽漬田的大概改良過程和實驗辦法的。
給土壤治病的辦法失敗了沒關系,李稷還有第二種辦法、第三種辦法
他曾試過挖走鹽漬田的部分土壤,將其他正常的土壤移至鹽漬田中,和原先的土壤混合著種植植株、作物。
這個辦法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如果原先殘留在鹽漬田中的土壤太多,仍舊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且這個辦法本質上其實并沒能解決土壤問題,只是用好的土壤轉移了壞的土壤,在原先的地方進行耕種罷了,問題仍舊還在。
除了在鹽漬田中施大量的肥來改善土壤、包括加入不同植物的草灰、糞便等試驗方法,這些方法達到的效果不一,但離將鹽漬田變成正常的可耕種田地,還是有差距,其中,李稷還想過用水洗鹽漬田的主意。
但是這個水洗,不同于洗一件衣服什么的,洗田也不是這么洗的。
聽到這個更離譜的辦法,大宸有人搖頭哧笑,也有人哭笑不得。
這李稷真是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
但是你還別說,正是這個在當時人看來跟腦子有病一樣的辦法,也是當時幾個辦法里讓他們最快見到改良效果的一個。
古古這句話,令不少人微微一驚。
當時李稷等人分別在不同的鹽漬田里,同時試用幾個方法,只有這最后一個用水洗田讓他們最快見到成效。
李稷命人將那塊鹽漬田一左一右,挖了兩個溝渠,一個用來引水,一個用來排水控制田里的水位,反復向地里進行灌水浸泡、排水晾干,然后再放水浸泡,反復重復這一過程。
咱們現在說起來簡單,但其中試驗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