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也沒用。
李稷已經是木家村人了,就算是新法還沒立,但依著舊法,他們能跟李稷扯上的關系實在不多,更別提現在光幕曝光其中內情,天下人會如何看他們
真是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稷當眾喊出了那句四代不同堂,并言戶書已下,他已非李氏族人,若有人再敢稱他同族之人,便是有違新法,違法者當處刑,也就是這一句話后,李氏中人不敢再鬧。李稷就這么離開許州,今后除回去為父掃墓外,再沒回去過。
恰恰是李稷喊出這句話后,他過往的故事也越傳越廣,一同被廣泛傳播的還有出自李稷的這句口號。
現在來看,其中可能不乏有朝廷在背后推動的結果,因為剛好是戶籍改動沒兩年,新法推廣之際,就正好發生了李稷這樁事,用來作宣傳是再好不過了。
現朝中官員不用你提醒,我們也看出來了。
只此刻諸多世家大族中人多有不悅,之前古古提到這個政策時,他們就快氣死了,現在再聽到也還是一樣的心情不暢。
蕭臨淵此舉簡直就是在和他們作對,雖然他做的其他事情也像是在和他們作對就是了,但不管聽到幾次,他們的心里也還是不能不氣啊。
李稷離開許州,收到荊越的書信,信的大概意思就是許久不見李稷,想他了云云,問他能否走海路回京這樣也能快點見面。
李稷信了他的話,坐船走海路回京,這樣至少能節省半個月的路程,于是他拐道去了綾州。
但是李稷時運不濟,第一次坐船出海就碰到暴風雨,然后船在海上迷了路,一行人就這樣在海上連飄了大半個月,最后飄著飄著來到一處島嶼。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當時李稷一行人船上的物資已然耗盡,再不補充食物和水,他們只有等死的份兒。
于是,他們就登上了那座島,想要找些食物和水。好在島上的淡水資源豐富,且像野果什么的也有些,但是想要靠吃這些東西支持他們坐船再找回大宸去,還是有些困難。
也就是在這時,李稷在島上發現地里長的一種像是野菜一樣綠油油的植物,但是他又是第一次見這種植物,也不知能不能吃。
但一行人都到這個份兒上了,管他能不能吃,李稷就偷偷摘了片葉子送嘴里吃了,等了一會兒,見無毒,就招呼眾人過來拔菜葉,想將這些沒見過的綠菜連同根部帶土都運船上去,也好充當口糧。
在船上邊種邊吃,誰知道他們下一次找到陸地是什么時候,且古代船上又沒有什么保鮮技術,不多留點儲備糧,萬一下次在找著食物之前餓死了咋辦。
大宸眾人見古古笑了,就知此事還有轉機。
但是剛拔沒多久呢,隊伍中就有人發現這種綠菜葉子的根部長著一些圓垞狀物,數量還不少,他們中也沒人見過這種新奇的東西,分不清這些長在根系上的是什么玩意兒,于是就去問李稷這些東西要不要一起移栽走。
李稷當時想了想,大概是認為總歸是長在根上的一部分,萬一要是將之去除了菜活不了怎么辦于是就將這些長在根上的東西一并帶上船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最后正是這些數量眾多的根部物救了他們滿船人的命。
據史書記載中李稷對此事的闡述,后來他們船上食物吃完了,最后只剩下堆積起來的這些根,還有長在根上的圓垞物。
一次,他們要將這些根燒了取暖時,他們突然聞到一股香氣,就像是什么東西被烤熟了發出的食物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