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荊越的回答是沒有。
剛說完,緊接著古古就補了一句,雖然沒有,但是身為陛下的忠實好臣子,他也不忘給出提議,或可待水流退卻時,以火藥炸洞,堵之。
古古沒忍住笑,當時的荊越還不知道天公山那兒已經是一片大河了,平時水位再低也至少是個湖的程度,想要暴力輸出,直接用堵的,那肯定是行不通。
當時研發出的是厲害,但是這玩意兒不防水啊。
你點不點的著先不說,往水里一扔能炸都算你厲害。
大宸自然是也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于是有人開始皺眉思索,要如何解決這個困境。
神昭大帝自然是否決了他這個提議,然后派了荊越帶人過去實地看一看,看他能否有辦法來解決天公山的難題。
剛開始,神昭大帝可能也只是抱著讓他試一試的心態,不然也不能多史書上一句,荊越離京去后,帝依舊愁眉不展。
這代表他其實也沒把多大希望寄托在荊越身上,因為對方雖研制木工機關厲害,但這是水利方面,荊越能不能行還真是個未知數。
然而荊越真不愧是能被冠以天工之稱的男人
他到現場一看,剛開始確實是傻眼了,可能他也沒料到,天公山那片兒已經發展成了一條四通八達的大河吧。
他也不懂水利,也不知道現在這情況河道要怎么改。于是荊越連續幾天都坐在水邊想辦法,但通過這么些天對天公山每一條大的河流流向的水流漲落的觀察,還真叫他看出點東西來。
光幕上的那張圖片被放大,重點集中在圖紙中心的那片湖上。
江利愁什么愁天公山這段兒一旦水位升高,對后面的河道會造成負擔;而要改后面的河道,一旦天公山這段水位降低,后面的河道又會面臨缺水的危機;
問題根因在天公山這處的水量變化上那就想個辦法,控制這處的水域向特定河道的流水量,那后續的河道建設依然可以按照原本的圖紙來。
古古說完這句話時,大宸已經有人隱隱感覺到,他之前說的那句將大自然之力化為已用是什么意思了,難道,荊越做出的那個東西是用來控制此處水域的水流量的
這,就是天工九曲通的誕生由來
古古剛認真說完,趕緊聲明,大家可千萬別以為這依湖而建的這一圈兒就是天工九曲通啊這是其中放水的閘門,這項裝置真正厲害的是隱藏于水下的那部分。
古古開始介紹起圖片上看不出來的那部分,他說道,在這片水域下面,裝有大量的齒輪和銅軸、鐵鏈,通過水力來帶動其整個系統的運轉,壓根不需要人為去控制閘門的開放。
一旦湖中的水量達到某個閥值,水流從閘門溢出流到外部懸掛的青銅像中,再通過杠桿原理,對應閘門的中下側位置的泄水口就會被外側的青銅實柱頂開,等到外側施加的力量減小、也就是說天公山閘門內側的水位低降了,所以外部頂開閘門的力量才不足。閘門的泄水口就又會恢復到正常時的關閉狀態。
而在湖底,那對應四個閘門泄水口處,分量十足的青銅柱就會成為各泄水口排水時,保證其被從外部頂開的泄水口巨石板不會被一下涌出的強勁水流沖飛,限制在一個安全的打開角度。
古古移動鼠標,圖標在天公山其余四條支流處滑動,點明,這四條支流就是做水位太高時,排水用,而當水位下低到標準值時,這四條支流的閘門又會關閉,無論何時,首先以保證充足的水量流到九州通渠的主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