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他在滅神之戰時與沙蕪的談判。古古臉上恢復認真,雖然沒談成,但陳聞達也首次展現出了他大宸撒手沒的特性,那真是隨時隨地,一個不注意他就給你玩失蹤,你想找都找不著,然后吧,到了某一個時機節點,他又能恰到好處的突然冒出來給你驚喜。
古古你就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吧
連沙蕪國那種重度洗腦的組織他都能混進去,還給摸清楚了神種的養殖位置,還在與沙蕪的最終決戰中,當蕭臨淵等人陷入危機時突然冒出來拯救他們一把。
據古古所知,這應該不屬于一個外交使該干的活兒
但管他的呢,大宸撒手沒是外典司中人該頭疼的事,關他古古什么事了
古古心安理得的忽略掉這一點。
那時要不是陳聞達忽然冒出來,說不定蕭臨淵等人還真就危險了。
當時的九死一生,看過視頻的人都還記得。
陳聞達確實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那一戰后,蕭臨淵回朝之后也是想起了陳聞達這一號人物,于是將他提到了外典司副司使的職位上。
自此,陳聞達開始了自己卷生卷死的卷王之路,那官位上去之后就再沒往下掉過。
那他倒霉大發又從何說起呢
有人好奇,但不急,他們知道古古總會說的。
果不其然,就見古古喝了口水后,繼續講道
大宸那些年戰事不斷,一直忙著對天下的統一,外典司從前主要工作是與他國外交,兩國往來洽談什么的,但現在都直接動手打仗了,外交使出使他國,基本也只談一個內容舉國投降,不然就打。
古古說的很是簡單直白。
歷史上,陳聞達這位外交使的口才就十分厲害,曾做到過以一己之力勸降兩國的成績。你們想想,如果能光憑動口就讓一國不戰而降,那能減少戰場上多少士卒的流血犧牲。
大宸無數人口中發出驚呼,白晉緣則是一臉笑瞇瞇的想,看來他沒看錯陳聞達,這位還真有這個能耐,看來上次他向對方說的的提議,很快就可以實現了,嘿嘿。
還有句話說的好,戰時將軍,戰后陳聞達。其實當時的外典司,除了戰前勸降,干的最多的還是跟在蔣明橖等人后面,對打下來的戰敗國領地上的百姓進行安撫工作。
陳聞達呢,本是一個文官,本人也不通武藝,不懂軍事,但君子六藝他該學的一樣沒落,因此倒也不是個完完全全的弱雞,但和將軍也是扯不上邊兒。
只是他為人聰明,有次在戰場上因形勢緊急,再不自救就沒命了,于是他就指揮著運糧的隊伍和敵軍打了一仗,最終贏下勝利,所以又被人戲稱將軍。
不光如此,這位的語言天賦也是十分出眾,從他在歷史上留下的事跡來判斷,這位一生掌握的語言就大概不下十種,是個名副其實的語言小天才。當然,這也是因為走過的地方多了,接觸的人也多了,所以練出來的。
其實要是沒有這個本事,估計他也不能那么多次都死里逃生活下來,給自己封諸侯王玩兒。
要拿下一場戰爭的勝利不容易,但戰后對戰敗地區的管理和統治同樣不簡單。
比如史書上,陳聞達兩次稱諸侯王事件,起因就是戰敗國百姓對大宸的不認同所導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