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教四洞”之中“歸元洞”負責研究天下奇巧工技。鍛造、醫道、銘文、精金、石巧、機關等等無所不包,天下工匠,不論門類,奇才輩出。
而上一代融教的歸元洞中,就有一對神仙俠侶,人稱“歸元二仙”。
而這“二仙”兩字也不是隨便叫的,這丈夫,是實打實的鍛造匠仙,因為喜歡鍛造寒劍,封號“寒沙”;妻子是杏林圣手,曾游歷江湖,救人無數。
醫道不像鍛造,有嚴格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界限,只要是醫術高超,便會被敬稱為醫仙,多半都只是在名字后加醫仙二字,少有封號。這妻子也是在成婚之后,才被人喚做“暖玉醫仙”。
歸元二仙兩人成婚晚,老來得子時,已經四十于,即便暖玉醫仙醫術精湛,百般調理后,生產時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幸而最終產兒平安落地,母子三人都無恙。取名昭仁、嘉和。
歸元洞和融教八徒交往密切,彼時安祿山、史思明、鹿紫茹、孫無亦、梁昊存五人對二仙都很敬重,而將其二子當成融教后輩培養,從小悉心教導,勝似兄長。
安史之亂被平定后,歸元洞也遭了災,不少門人四散而逃,隱姓埋名,更換身份躲過朝廷追查。融教的蹤跡原本縹緲,四洞之人,更是沒有幾人知曉,要想換個身份安居,倒也不難。
而這歸元二仙便落腳在這“清溪浦”里,買下了這“卓犖莊”,為了免人懷疑,明面上只做蠶絲生意,直到前些年,二老去世,這莊子改名淺犖莊。
一番寒暄之后,鹿紫茹很快進入正題。
“這次來是拜托兩位幫我照顧一個人。來,慶方,見過大莊主、二莊主。”她指著安子道:“這是我侄兒,安!慶方。”說話間,她刻意強調了姓氏。
安子向兩位莊主行禮,謝嘉和只顧著還禮,倒是謝昭仁似乎反應過來:“安慶方?我記得祿山大哥的長子叫安慶緒。莫非他是……”
“不錯。他是我安大哥最后的遺子。早些年流浪在外,思明二哥前些日子才尋他回來,本來想留在身邊息心教導,但二哥身體越來越差,而且李唐的官兵一直在追查他的蹤跡,帶著他,不定反而耽誤了他成材。這次來,就是想拜托兩位,照顧他些時日,教他本事。”
謝嘉和一口應下,卻又微微皺眉:“祿山大哥的孩子,自然也是我們的親人。這莊子隨便住多久都沒有問題,只是,說到教本事。我們兩人的功夫粗淺,怕是入不了紫茹姐的眼。至于文事,更只是粗通……”
“這個不打緊。”鹿紫茹微微搖頭:“武功、學問以后會有別人教,我想讓他在這里學的是謝大莊主的‘融教鍛造之術’和二莊主的‘醫道妙法’。慶方侄兒曾經在北域子午宗學過些鍛造的皮毛,算是粗通鍛造一門。不過醫道上并沒有什么根基。”
謝昭仁忽然開朗,雙掌一拍:“如此甚好!我們曾受了安大哥不少照拂,既然侄兒想學,我們絕不藏私。我幾年前就已經能鍛造出從一品的劍,只是還未在江湖透露。如果要學鍛造,我必定不會耽誤侄兒。
而且這融教的鍛造術,獨樹一幟,和兵家、墨家、火沖三門都不同。將來若是侄兒能兼學兩家之長,我們融教說不定會出第四個大唐匠仙,更勝于我!”
謝嘉和也道:“融教的醫道則很雜。集合各家各派的醫案,學起來略費勁些,不過既然安侄兒沒有基礎,我倒是可以從‘青苗’一脈教起,等入了門,再學我融教醫道。”
“謝謝二位!”紫茹輕聲道謝,又看著安子:“慶方,行拜師禮。”
安子倒是很聽話,撩起衣擺便跪在二人身前。
“使不得,使不得。安大哥的遺子……”謝昭仁連忙去扶,卻被鹿紫茹攔住,等著安子行完三拜大禮。
“慶方,你要記得。你思明二伯想培養你成材,要學遍這天下最好的東西。大莊主是匠仙,二莊主的醫術奇高。天下多少人想拜入門下而不得,你要懂珍惜,好好學,不可偷懶。半年之后,不論你學成與否,我都來接你。”
她說完,還不放心,又叮嚀道:“千萬不要辜負思明二伯對你的一片期望,也不要輸給你的結拜兄弟,辱沒了你爹的名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