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聲音:“喂!完了沒啊!該換你出來駕馬了!”
韓臨淵一陣壞笑,大喊:“完了!女俠,進來吧!”
李秉不得動彈,韓臨淵幫他上完藥。穿好衣服,對外面喊道:“女俠!進來吧!”
馬車被拉停,盈瀾兒剛掀開窗簾,便瞧見李秉還**著上身,連忙扭頭出去:“韓臨淵!你無恥!”
韓臨淵嘎嘎嘎的壞笑,能捉弄一下她,真是很開心的事情。李秉看盈瀾兒被捉弄,也跟著笑出聲,不過還是白了他一眼,嫌他把自己弄的尷尬。
韓臨淵輕輕撞一下李秉,眉角上挑:“我這不是給你創造機會呢嘛!反正早晚都要看,早一點總比晚一點好。”
這聲音不大,但是車廂可不隔音。只聽外面傳來一聲怒喝:“韓臨淵!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三人鬧的沒邊,不過總算是把藥給擦好了。
韓臨淵掀開馬車的布簾,看著面外一片青山之下,一條寬闊的大江沿著車道蜿蜒而下,水量充沛。
“這是哪了啊?”李秉從未來過這里,隨口問了一句。
盈瀾兒懶得理他,一聲不吭。
李秉看著眼前的靈山秀水,只覺的氣魄浩大,在再看腳下,更不得了——這竟然不是普通官道土路,而是木質懸空棧道。
在懸崖絕壁間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聯為棧閣,接通道路。整條棧道凌空而立,腳下便是洶涌的褒水、斜水,兩條大江。遠遠望去,不見頭尾,綿延五百里之多。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褒斜道。
巴蜀有秦嶺、巴山兩道天險,將蜀地與中原隔開,本不相通。秦昭王欲征蜀地,決心修棧道,遇到峽谷,便在山谷一側,鑿筑修凌空棧道,才成就“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的傳說。巴蜀和中原文化自此更加頻繁的交融。
而后秦末劉項相爭時,劉邦被項羽封于漢中。劉邦為迷惑項羽,示無歸意,“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燒的也是這五百里褒斜道。
漢武帝繼位后,發數萬人修復褒斜道,“憑崖鑿石,處穩定柱,臨深長淵,三百余丈,接木相接,號為萬柱”。
之后每隔數十年,褒斜道都會被修葺一番,直到三國時期魏蜀相爭,趙云燒毀一段“赤崖棧道”,后又被諸葛亮修復。
如此直到唐朝,褒斜道線路前后更改數次,卻始終都是入梁州(漢中)的第一要道。
韓臨淵也下了馬車,只得跟李秉說道:“這是褒斜道,出了長安之后,就一路往西南走,現在就算還沒進梁州地界,應該差不遠了。”
“那我們到底是要去哪?又去蜀中嗎?”
“那倒不是,到了梁州,就要往西走了,不去巴蜀地,就在梁州邊郊轉轉。”韓臨淵倚著欄桿,看著眼前的一汪江水,深吸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