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完全不知道他的極壞,多少有些擔心,又問道:“別賣關子了,你到底怎么打算的。我們走的時候,你有沒有跟我父王說一聲?”
“放心吧!出城的時候,我已經差人帶信給伯父了,說我們半月就回,讓他不要擔心。”韓臨淵一邊說道,一邊伸手去拉李秉:“這地方真好,你也下來走走吧!”
李秉扶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棧道邊,又聽他說道:“自從得知你這個奇怪功夫源自《白雪內經》,我就在非派的書庫里查了好一番。有本書記載這功夫應該是《幽冥黑經》中的一頁。而《幽冥黑經》又是一本名為《三相經》的一部分。
這本經書來歷成迷,《幽冥黑經》的信息少之又少,但是我卻找到了與他對應的《白羅仙法》的記載,書上說,相傳它和幾個古老的部族有莫大關系,每個部族都保存有一頁,還奉為至寶。”
查書的事情,當然是韓臨淵胡謅的,這些由來都是李選所說。他只是找個借口,讓自己下面所說的話,聽起來更可信罷了。
“書上所記載的七個古代部族,分別是:匈奴、東胡、肅慎、九黎、濊貊(huimo)、象雄、羌氐。”
李秉一聽,淡淡一笑:“那可真是夠古老的。”
“是啊!我也就是順著這個線索又往下查了查。
先說匈奴,自休屠王,渾邪王歸附中原,匈奴分列為南北兩家,之后又演變成丁零、高車、鐵勒,直到被自己的旁系分支突厥所滅。整個過程也沒有多少史料記載,查不到什么。
再說東胡,歷史和中原一樣久遠。商朝到漢初,東胡一直存在了一千三百年才破滅,之后分成兩大部分:烏桓和鮮卑,之后又變成柔然國,柔然被滅后,又東逃成了室韋。分支實在眾多,不知要從哪查起。
然后是肅慎,他的脈絡倒是很清晰,先秦到三國時候的肅慎、東晉到隋朝的挹婁,甚至現在的靺鞨、渤海國,真個脈絡十分明細,他的領地也幾乎沒有變過。原本以為能查到點什么,可惜關于《三相經》的記載,在東漢之后的就完全沒有了。
這里面時間最早的應該是九黎,九黎王蚩尤被炎黃打敗后,向南退守,分列成無數部族,最大的幾只是‘三苗’。你也知道,苗族本身是有自己的史記的,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不得不將文字焚燒。多數苗文正本被毀,傳下來這些書,現在也沒人認識,查不了,查不了。
濊貊的歷史也不短,算是三韓的祖先,之后的高句麗、百濟、和現在的新羅,也都是他的傳承,史料詳盡,偶爾有提及《三相經》,均指向那經書被扶桑海匪劫走。我便無法再往下查了。
象雄就更簡單了,就是現在的吐蕃,隋朝之前也沒什么歷史可查。早早就被我放棄。
唯獨剩下羌氐。雖然分支非常多,但是史料卻十分齊全,每一代每個分支,從哪來,到哪去,多少人,干了什么,都有詳細的記載。仔細讀來,發現有一支羌族中提及的《圣卷》,其中還隱約提及《圣卷》可抑制《黑邪卷》。這樣看來,應是《三相經》無疑。”
盈瀾兒聽得頭頭是道,不禁問道:“所以你說了這么一堆,意思是,我們是要去找羌族了?”
韓臨淵理了理衣裳,又坐上馬車:“不是去找整個羌族,而是去找羌族很特別的一個分支,叫做‘青木羌’,就在梁州境內。”
——————
凌晨一點,寫完收工。沒來得及檢查錯字,如果有發現,請提醒我一下。
上面七個上古民族,基本涵蓋了所有所有五十五個民族的起源,有想象的成分,請不要較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