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瀾和李狂徒的戰斗隨著后者的隕落而結束。
但整件事情造成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隱龍海。
郭聞天本以為李華成會將他和東城無敵留下來,甚至召集其他幾位理事連夜召開會議,商討這件事情的后續,但卻沒想到李華成隨意找了個借口,就讓馬思把他和東城無敵都送了出來,根本就沒有半點討論這件事情的意思。
走出那棟象征著最高權力的建筑的時候,幽州正是深夜。
黎明未至的夜幕最是深沉清冷。
隱龍海內還亮著燈,燈光照耀著隱海與龍海,波光粼粼,一片靜謐。
眉頭緊鎖的郭聞天下意識的看了看身邊的東城無敵。
恍惚中竟然有種照鏡子一樣的感覺。
因為東城無敵的狀態幾乎跟他一樣,同樣是眉頭緊鎖,一臉凝重。
郭聞天大致能夠理解東城無敵的心思。
兩人的心思現在基本上是一致的。
都是因為不安。
盡管這種不安背后代表的含義完全不同,可情緒卻是一樣的。
因為李華成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太過曖昧,也太過平靜了一些。
這種感覺無論是郭聞天還是東城無敵,一時間都有些無法形容。
李天瀾殺李狂徒。
這件事情的敏感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一個過于強大的東皇宮隨著李狂徒的隕落正在以一種極為猙獰的姿態出現在全世界所有人的面前。
這是議會所有人都無比忌憚的事情。
李狂徒在,這種情緒還可以緩和,畢竟李狂徒已經突破,他是這個黑暗世界境界最高的人,也是最有可能限制住李天瀾的人。
事實上在議會幾次試探性的討論中,議會準備給李狂徒的東西,多的甚至超出了李狂徒本人的想象。
哪怕江上雨這次將他的籌碼都給了李天瀾,在議會的支持下,李狂徒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站穩腳跟。
在這件事情上,跟新集團關系曖昧的北方集團都選擇支持了李狂徒。
中洲目前的格局就是如此。
聯盟行動結束,李天瀾和李狂徒就成了中洲議會的焦點。
太子集團,東南集團,北方集團選擇支持李狂徒。
他們對李狂徒自然也不喜歡,三大集團可以說是沒一個喜歡李狂徒的,但他們需要李狂徒的存在來限制李天瀾。
而豪門集團則在力挺新集團。
學院派居中協調,立場偏向新集團,但給予的支持卻并不是很明顯。
中洲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
大選迫在眉睫。
而聯盟行動的那一晚,以星國為首的大批力量選擇坐上了賭桌,抓住機會想要跟中洲賭國運。
這件事情暫時看沒有給中洲造成太大的影響,可長遠看的話,敏感性絕對要重于接下來的大選。
中洲局勢結合國際局勢,整個時代的脈絡似乎都開始變得清晰。
那就是隨著李天瀾的回歸,中洲要在最短的時間里穩定內部,提前確定大選之后的格局。
然后由李天瀾代替古行云的職務,成為中洲最鋒利的一把劍。
中洲會利用這把劍掃平所有敢于對抗中洲的力量,繼而進一步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大規模的沖突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更不可能在五大強者這種層次發生,因為誰都承擔不起這種后果。
所以接下來黑暗世界的博弈和戰斗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中洲有李天瀾,可以說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但如何限制住李天瀾,同樣成了中洲的難題,也正因為如此,李狂徒的存在才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在議會的預想中,隨著李天瀾從失蹤狀態回歸,讓李天瀾加入議會,借著東皇宮的力量橫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