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同樣也讓很多人解開了一個疑惑了二十多年的問題。
二十多年前,李氏崩塌。
李鴻河遠走邊境,同時帶走了李氏的大批精銳在邊境蟄伏。
當時對北海王氏和古氏最好的選擇是什么
任由李鴻河遠走
這件事情現在回想起來,怎么想都覺得不正常。
他們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斬草除根。
徹底的滅絕李氏,消滅所有隱患。
可是當時無論是北海王氏還是古行云,都沒有這么做。
這跟夏至重傷有關系。
這跟當時王天縱在事后才突破進入無敵境也有關系。
但是當時北海王氏還有第一兇兵人皇。
王天縱進入無敵境后開始一路突飛猛進橫掃當世。
就算是李氏崩塌最初時他們沒有選擇斬草除根。
那么幾年后呢
李氏崩塌后不到五年的時間里,王天縱已經是巔峰無敵境,而且還有著能量充足的人皇。
逐漸站穩了腳跟的古行云,突破了無敵境的古千川,還有離兮
當時那是什么陣容
那樣的北海王氏和古氏聯合起來,不能說手上全部都是王炸,但卻絕對都是真正的好牌。
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徹底消滅掉當時已經愈發落魄的李氏。
但是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是,他們非但沒這么做,反而在李氏愈發沉寂之后,北海王氏和新崛起的特戰集團就迫不及待的撕咬在了一起。
這是在干什么
這是搞毛呢
那本來是北海王氏和古氏最應該聯合到一起針對李氏的最好時機。
但雙方卻因為對方的原因,就這么非常完美的錯過了。
甚至特戰集團多次針對李氏的行為,還有一部分是被王天縱親自解決的。
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內情
王天縱有情有義不忍李氏滅絕
李鴻河勞苦功高議會力保
東南集團內部有不同的聲音
李鴻河實力還在不容小覷
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但無論哪一條理由,看起來都不是足夠的充分。
就算加起來,也不夠充分。
情義和議會的壓力一直都是存在的。
但這絕對不會攔住北海王氏要覆滅李氏的決心,帝兵山雄踞中洲數百年的時間,如果真的感覺到危險,該殺絕對會殺。
就像是李天瀾這次殺李狂徒一樣。
別管殺了之后怎么說,先弄死在談別的,無非是付出一些代價而已。
帝兵山和古氏聯合起來,足以付出那些所謂的代價。
但事實上北海王氏就是沒動手。
有消息說是因為林族的干涉,因為當年的事情,林楓亭親上帝兵山,差點跟北海王氏完全翻臉。
這個說法看上去更是扯淡。
林族也不強啊。
這是所有人對林族的普遍認知。
林族很龐大,但絕對算不上強大。
至少跟北海王氏比起來,各大分支極為松散,本部有很咸魚的林族真的沒什么霸主形象。
誰會相信北海王氏當初是因為林族的態度而容忍李氏蟄伏了這么多年,甚至為此還壓制了昆侖城的一些動作
沒有人會相信。
但這確實是真的。
北海王氏這么多年的時間一直容忍李氏。
林族的態度,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