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同樣無法確定李天瀾的罪證。
這種情況下,單方面的否認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李天瀾是如此。
元林,也是如此。
從這個方面來看,借助元林和慕容秀的私情,李天瀾將自己的推斷延伸出去,他幾乎就已經是有了絕境翻盤的最佳機會。
李天瀾的目標本就不在元林身上。
不要說他現在僅僅是一個秘書,即便元林真的成了幽州市長,元林也是要去仰望李天瀾的。
李天瀾的目標,圍繞著的是陳方青的死因。
元林的事情不能證明李天瀾和陳方青的死是全無關系的,但他身上的嫌疑卻被元林吸引了大半。
如果...
如果李天瀾借此翻盤,洗脫了身上的嫌疑的話...
陳方青的死亡跟新集團無關。
那意味著什么?
在場所有巨頭心里都有些煩躁。
這意味著已經即將達成的某些平衡將會徹底失控,同樣也意味著他們已經看到的某些新局面也會支離破碎。
對新集團的壓制就變成了針對,想要安撫李天瀾,就必須要對他做出更進一步的補償。
這樣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原本已經要退下去的吳正敏會直接頂上中洲次相的位置成為下一屆的理事。
白清淺會順其自然的進入議會,不再有其他變數。
內閣各部門的人事問題重新變得敏感。
華正陽與文思遠之間的競爭會再次變得白熱化。
作為學院派完善自己內部架構的重要支點,遼東在中洲的地位會重新變得不確定。
太子集團的處境更加糟糕,他們自己人殺死了陳方青,這樣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太子集團內部的大洗牌,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在推出一名可以在下一屆中配合郭聞天穩住陣腳的理事。
這樣的人選自然是有的,但太子集團在內部整頓中根本很難找到一個可以獲得內部所有人認同的人選。
他們自己內部都無法通過的情況下,學院派的支持無疑等于是杯水車薪。
雙方的合作也許會戛然而止。
失去了太子集團支持的學院派處境會再次變得艱難。
北方集團和新集團的融合會繼續。
東皇宮迅速崛起。
豪門集團徹底完成內部的換血與整合。
這樣的結果,同樣也是一個新的平衡。
但這卻是眼下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平衡。
而且這是最保守的估計。
這也是李天瀾翻盤之后的局面。
李天瀾的脾氣在場的人誰不清楚?只是翻盤,斷然無法滿足李天瀾的胃口,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他肯定是要反擊的。
學院派,太子集團,東南集團,特戰集團都要適當的做出補償平息李天瀾的怒氣。
李天瀾要做什么?
現在的他,又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