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大會小會,他都在拿遼東的問題說事,這么大的問題擺在這里,他如果不說,首先就失了身為監察部長的魄力,甚至說失職都不為過。
當白清淺強勢的時候,紀文章的這些聲音只能讓學院沉默。
可如今白清淺口風一轉,直接說起了穩定,頓時滔天的壓力直接朝著紀文章壓了過來。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華正陽格局不夠,不代表胸襟不夠,白清淺此前即便是跟他翻臉,可隨著白清淺口風轉變,兩人之間的矛盾頓時就淡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是白清淺掀起了遼東的風暴。
可在這片風暴最為猛烈的時候,白清淺突然不玩了。
如今等于是紀文章在玩命的調查遼東的問題。
遼東的問題已經有了相當高的關注度。
紀文章就算是想要息事寧人都沒有可能。
他也做不到息事寧人。
學院派想要大事化小,內部處理。
白清淺要求穩定。
紀文章玩了命的調查遼東。
這等于什么?
不管起因如何,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等于是代表著東南集團的紀文章在朝著學院派和豪門集團猛烈開火。
這種壓力有多大,不是當事人,根本就體會不到。
不說過程,只是說現在的結果的話,紀文章等于是被白清淺狠狠坑了一把。
遼東的事情沒有結果,紀文章就等于是陷在了遼東。
遼東問題明顯,紀文章已經無路可退,不能不查。
可要是查的話,怎么查?
白清淺親自出面將他擋了回來。
專案組也處在極為被動的處境中。
查,查不到。
不查,不可能。
紀文章此時強行抽身的話,自身威望掃地不說,整個監察部甚至是東南集團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隨時變換的局面中,多得是有心和無意的碰撞,在只看結果的博弈里,現在紀文章的處境無疑是給了其他集團一個可以圖謀監察部的信號。
遼東的案件注定會僵持下去。
但這不是學院和新集團的交鋒。
而是雙方的默契,就是要讓紀文章暫時無法在遼東的事情里脫身。
新集團與學院的博弈。
東南集團被動入場。
這樣的局面下,紀文章最怕的...就是...某件注定會發生的事情。
華亭...
華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