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秋水意識到不對的時候,就會跟著慢慢調整。
這是必然的選擇。
北海的六道輪回劍。
李氏的劍二十四。
林族的劍二十四。
這是兩種傳承?
真正站在武道高處的人都不會這么認為。
實際上,這就是三種傳承。
林族重意。
李氏重勢。
聽起來都是玄而又玄又虛無縹緲的東西,用最容易理解的話來解釋,就是因為這些看上去虛無縹緲像是不存在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同一種絕學,同樣一劍,同一道劍氣。
李氏的人和林族的人,發力的方式以及后續的連貫性也會不同。
這就是劍意的區別。
劍意不同,凝聚的劍氣自然也會不同,每一個人,即便是李天瀾和王天縱,看似隨手一道劍氣甩出去,他們的心跳,呼吸節奏,肌肉和骨骼,也都會隨著發力方式而有所變化,繼而顯現出來的是完全不同的劍氣,以及戰斗的后續。
先掌握發力方式,適應確定自己的劍意,以此為基礎,完美駕馭發力之后的呼吸,心跳,肌肉骨骼,甚至是體溫和血液流速,這就是他們追求的劍道。
當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將所有的一切都鍛煉的近乎跟本能一般,而且沒有什么破綻,隨時都能保持平穩狀態的時候,也就是踏過武道四境,進入無敵境的時候。
而武道四境,御氣凝冰燃火驚雷,同樣也是跟適應了自身劍意之后的道路息息相關的,所以武道四境雖然不準確,但存在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任何一種絕學和傳承,因為側重點的發力和攻擊角度不同,發力之后的身體狀態也絕對不會相同。
如果真的有這方面的嚴格測試的話,那么修習李氏劍二十四的一名凝冰鏡精銳,和李天瀾出手之后的狀態,則會大致相似。
唯一的區別,也是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對自身狀態的控制遠遠不如后者那么完美,這也就意味著戰斗力上的巨大差距和他自身的破綻更多。
如何控制自己各個方面的狀態,就是道。
聽起來似乎不難,但只有真的做起來的時候,才知道難如登天。
真正的生死搏殺中,呼吸節奏少許的不對,也許只是零點一秒,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計的氧氣轉換,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戰斗的結果,甚至是生死。
呼吸,心跳,骨骼,肌肉,體溫,血液,思維,這本就是最不好控制的東西。
想要控制完美,幾乎沒人能夠做到。
所以黑暗世界里的無敵境高手從來都不是大白菜,哪怕是最菜的無敵境,也是真正的大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李天瀾才會覺得皇甫秋水的劍道是垃圾,因為她的心思太多了點。
無論是夏至還是李天瀾,他們的道路都很好。
可是皇甫秋水竟然想要嘗試著將這兩種道路結合起來。
說白了就是想要將李氏和王氏的兩種發力技巧完全結合起來。
所有的力量都只有一種本質。
或快或慢,或輕或重。
或者說,看起來慢實際上快,看起來輕實際上重,但這種看起來,是自我的認知,本質卻永遠都不變。
任何人打出一拳,除非承受這一拳的人自身認知出了問題,否則在物理層面,都不可能讓他覺得這一圈又輕又重的。
可偏偏皇甫秋水自己追求的就是這種鬼東西。
她偏偏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每次發力都竭力的調整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力求將這兩種傳承結合起來,變成完美。
可武道自開始出現以來就始終都不是完美的東西。
或者換個角度來說,最完美的武道,一定會是最極端的武道。
而極端,本身就意味著在某一領域無比突出,能突出,不意味著其他領域會有缺陷,但至少能夠證明其他領域,是不及突出的這一點的。
如果各個領域都無比極端,那也就不叫極端了。
皇甫秋水現在能夠強勢,能夠被稱之為中洲新年青一代的第一人,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她的底子確實極厚,北海王氏的六道輪回劍側重的是極端的爆發力,這說明北海王氏對很多基礎的東西的要求都達到了變態的地步,北海歷代可以威震黑暗世界的族長,在正式接觸六道輪回劍之前,都是要在很長時間內只打基礎,而不接觸劍意的。
皇甫秋水深厚的底子可以支撐著她走一段彎路而依舊強大,但同樣,她能有現在這種高度,也在于她不夠了解李氏的劍二十四,更理解不了李天瀾的道路,所以她的模仿,也只是模仿了一些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