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十一歲的傅嶺南跟著林項宜去偏遠地區的孤兒院做慈善,同行的還有兩個記者。
三輛嶄新的轎車路過山區時,引來不少村民張望。
汽車停到一家破舊的孤兒院門口。
孤兒院院長親自出來迎接,一是跟林項宜談開發這里的項目,二是感謝她為這里的小孩捐款捐物。
傅嶺南在他們談事時,獨自出來透氣。
院子里孤兒院的老師正在派發林項宜帶來的書本、文具,還有食物。
傅嶺南繞行到孤兒院后面,站在高坡上看著對面的風景。
這里雖然經濟不發達,但依山榜水,天高氣爽,很適合開發成度假村。
傅嶺南倚在樹下擺弄新上市的電子產品,突然響起枯樹枝踩斷的聲音,他掀了一下眼皮。
不遠處站著一個小孩兒,四五歲的模樣。
身上罩著一件不合體的寬大衣服,袖口被磨出了毛邊,眼睛又黑又大,襯得臉頰很小,也很秀氣,唇紅齒白,乍一看像是個小女孩。
男孩似乎沒料到傅嶺南在這里,表情呆了一呆,。
傅嶺南最先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擺弄手里的東西。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開口輕輕說了一句,“謝謝。”
傅嶺南再次抬頭,看他手里拿著林項宜帶過來的新書本,淡淡回了一句,“不用。”
小男孩沒有再打擾傅嶺南,找了一個角落翻開了書。
他這個年紀還不太識字,只勉強認識幾個拼音,因此只看書本上的畫。
林項宜打過來電話,叫傅嶺南過去拍照。
傅嶺南有些不耐,不過他沒反駁林項宜,說了一句“這就過去”就掛了電話。
朝回走時路過小男孩,對方明明沒有擋路,但還是局促地挪了挪。
傅嶺南沒說話,徑直走了過去。
回去后他站在林項宜旁邊,跟孤兒院院長,還有幾個孤兒拍了幾張照片。
記者想錄幾段林項宜教這里的孩子看書的視頻,本來打算也讓傅嶺南入鏡。
這次傅嶺南拒絕了。
林項宜沒強求,只是叮囑他別走太遠。
傅嶺南再回去時,那個漂亮的小孩兒被一個高壯的大男孩摁在地上,手里的書在拉扯中揉皺了,撕下了半張。
看到一身挺括的傅嶺南,大男孩嚇得趕緊跑了。
倒在地上小孩兒沒有哭,眼睛只是有些濕潤,尤其是看到書本撕下的那一角,抽了抽鼻子。
傅嶺南走過去,把他扶起來,“沒事吧”
小男孩兒搖搖頭,手掌被地上的石子擦破了一片,他背到身后藏了藏,小聲對傅嶺南說,“不疼。”
傅嶺南“嗯”了一聲,幫他把那頁撕掉的紙撿起來。
小男孩囁囁道“謝謝。”
“硯硯。”孤兒院一個女老師的聲音傳來。
沈關硯聞言轉過
頭,朝走過來的女老師跑去。
女老師看他一身是土,蹲下來幫他拍土時發現了破皮的手,眉頭皺了一下,“怎么弄的”
傅嶺南站在遠處靜靜地看著,他看那小男孩仰起頭,似乎又說了一句不疼。
女老師一臉無奈地揉了揉他的腦袋,下次遇到這種事要告訴老師。”
沈關硯彎唇拉出一個淺淺的笑,在對方手掌上蹭了蹭,一看就是那種很招老師喜歡的乖小孩。
傅嶺南收回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