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之前,宋瀾最在意的問題是
為什么弟弟要比我討人喜歡
為什么我要每天學習讀書,阿池卻只用吃喝玩樂
為什么我和阿池做了同樣的錯事,只有我要挨跪受罰
這些問題他深埋在心里,只有一次不小心在爸爸面前抱怨出了口“為什么只有我要寫毛筆字,阿池卻不用”
爸爸摸了摸他的頭,說“因為阿瀾很聰明,以后要管理整個寶木集團,而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爸爸把他手中的毛筆放置到一旁,然后把他抱起來,說“算了,今天不寫了,待會兒我去幫你和爺爺說。現在爸爸帶你出去玩好不好”
他眨眨眼問“阿池也去玩嗎”
爸爸捏了捏他的鼻子,笑著說“只帶你一個。”
因為爸爸是宋瀾最喜歡的人。
所以宋瀾相信了爸爸的說辭。
直到七歲那年的圣誕節,母親眼含恨意地掐上他的脖頸,宋瀾才忽然意識到
原來父親說的話是不對的。
他不是因為聰明,才被家人嚴格要求的。
他只是單純地被他的親人所憎惡。
于是那天之后,宋瀾心中最在意的問題就變成了
為什么
我是做錯了什么嗎
當結論深埋于心底,證據就變得分明。
自那天后,宋瀾看到了許許多多他被怨恨被憎惡的證據。
他看見母親從精神病院出來后,多次用不甘又厭惡的眼神看向他。
他看見自己失足掉入池塘后,奶奶站在旁邊冷眼相看,直到他快要溺死,才涼涼開口,讓人把他救出來,還嘲諷道“怎么這么大了,還沒學會游泳。”
他看見爺爺獨自在書房看他寫的毛筆字,目光欣慰中又帶著古怪,可當爺爺拿起宋池胡亂畫的花草時,目光又漸漸變得寬厚而又慈愛。
可大家為什么都這么討厭他呢
小宋瀾想破了腦袋都想不明白。
他只是一日比一日變得沉默內斂,舉手投足都優雅從容,待人接物都溫和有禮,讓人挑不出任何差錯。
可他依舊被他的親人所憎惡。
直到十四歲那年,宋老太太信仰上邪教,并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身上留下符咒。
奶奶讓人在他后腰刺咒那次,他疼暈了過去,醒來之時,聽見奶奶喊他為“孽種”,罵他的母親為“賤人”。
十四歲的宋瀾想了整整三天,把書上那句“異卵雙胞胎的生父可能不是同一個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偷偷找時間去了一家親子鑒定中心。
他給了親子鑒定中心兩份樣本。
一份是自己和媽媽的。
一份是自己和爺爺的。
其實他只是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的孩子。
但因為父親長年不在家,他沒辦法拿到父親的頭發,所以只好拿了爺爺的。
他原本想得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