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略顯訝異,問“這小孩兒才十一二歲,能自己去辦事”
韋訓笑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小到處討生活,接人待物頗機靈。”
寶珠仍然放心不下“要是賄賂不成,官差翻臉抓他怎么辦”
“十三入門太晚,雖沒學到什么本事,自保也足夠了,你不必擔心。”
聽他口氣自信,寶珠才半信半疑地讓小沙彌自行去了。
無論如何,今夜入城是沒希望了。
韋訓走過去向店主打聽,附近有沒有寺廟或者村落能夠借宿。
那店主道“附近是有一座尼姑庵,只不過那是大戶人家的家廟,不留外客。”
有個客人坐在門外乘涼,指點說“沿著官道往東走一里,有條小路,朝北走上六里,有個叫方莊的地方應該可以投宿。”
店主呵斥道“別害人,那莊子早廢棄了。”
那客人也是吃驚“怎么就廢棄了我還有個遠親住在那呢。”
店主道“你多少年沒來關中了涇原兵變的時候亂軍就駐扎在那,能搶的都搶走,搶不走的全燒了,還能剩下什么。”
客人驚訝道“方莊有個富賈,好大一片宅院,家中一百多口人,也滅門了”
店主不無幸災樂禍地道“方財主是吧早年他時常炫耀家中有一寶,附近人家都知道。所以亂軍進村的時候先去他家宅院,逼問拷打之下沒找到什么寶貝,就把所有家資都搜空了,方財主家連一條狗一只羊都沒活下來。后來他族兄弟繼承了那座大宅,沒過多久瘟病流行,又是全家橫死,從此再沒人打那座宅子的主意了。”
店主的老婆出來說“最近幾年呀,聽說里面有不干凈的東西游蕩,夜里鬼叫連連的,去年有個小氣的走商舍不得錢想討個便宜,夜宿在那宅子里,第二天就暴死了看來那個方大戶,就算死了也放不下家里的寶貝。”
韋訓意興盎然聽得認真,寶珠瞧他表情,心中暗暗覺得不妙,向老板娘問“既然死了人,官府沒有派人來查訪嗎”
老板娘轉過頭來說“那當然是要報官的,但是官家也管不了鬼怪作祟啊,還能跟閻王爺要人不成”又對寶珠說“小娘子太過嬌氣,旅途行走哪有跟家里一樣講究的,通鋪掛個簾子男女分開,人有床鋪,驢有嚼頭,不比露宿強多了”
寶珠想起那開間里的腌臜氣味,一條簾子可是擋不住,堅定地搖了搖頭。
天色已晚,無論如何都得另找地方投宿。
兩人一驢往新豐縣方向走了一程,果然見到一條朝北的小路,路口站著個挑擔賣魚的人,韋訓上前打聽。
寶珠等得無聊,便騎在驢上湊過去看,見蒲草編的筐里各裝著一只泥瓦盆,盆中盛水,裝著大大小小七八條魚。
賣魚人見她有興趣,連忙推銷“小娘子買魚嗎新鮮大魚,早上剛捕的,做成魚羹魚鮓都十分味美,又鮮又甜。這天色也晚了,我想便宜賣掉回家,大魚只要十錢,小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