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整個工程其實蠻大的,不過嚴綺云當時遞帖子也寫的清清楚楚,過了明路自然可以隨便折騰。
內務府工匠的效率十分的高,本就做習慣了的小廚房只花了一個下午就有了雛形,而領頭的首領太監則是帶著幾個手藝好的太監在嚴綺云的指點下開始修建面包窯。
嚴格意義上來說嚴綺云算是外行指點內行,不過她本身心里
不發虛,指點也只是工匠不理解的部分,倒不用真的上手。
很快那面包窯已經有了雛形。
嚴綺云看著那已經有模有樣的半成品,心里已經開始想著哪些可以用來烤的點心簡單便捷又好吃了。
永壽宮這項工程只花了三天就徹底完工。
雖然嚴綺云對外觀沒有要求,但是工匠這方面是絕對不會敷衍的,不管是小廚房內部還是外頭的面包窯,和整個紫禁城的風格都是差不多統一的。
面包窯的外形更是直接被修成了威風凜凜的獅子模樣,那細致程度放在現代是會被乙方在背地里狠狠問候十八輩兒祖宗的,在這會兒卻屬于常態。
對工匠來說這都算是比較簡單的工程。
因為沒有用到什么化學物品,不管是小廚房還是面包窯,只要稍微清掃一下就能直接使用了。
嚴綺云研究了半天的食譜,最后決定用一爐蜂蜜脆底小面包來給這個面包窯開窯。
主要是她有點想吃,這個蜂蜜脆底小面包她很小的時候還沒有逃離原生家庭的時候別人給她吃過一個。
當時嚴綺云可以說是驚為天人,把這個味道記在心里很多很多年,后來她自己工作了,再想吃這種小面包就發現大街小巷雖然面包店很多,但是賣的都是各種更西式一些的面包。
那種面包可以賣很貴,隨便一個幾十克不到一百克的面包就能賣好幾塊甚至十來塊。
這種蜂蜜脆底小面包不到巴掌大一個,看著也偏油一些,以前都是按斤稱的,大約是覺得賣不上價,都沒有什么去做了。
再加上嚴綺云工作也比較忙,沒時間去找,也沒時間去惦念所謂童年。
她的心態好,想起來的時候會有點想吃,但是也不至于成為執念。
她雖然覺得自己的的原生家庭很不好,但是有了新生活后也從來不覺得自己要用余生去治愈童年。
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值得困住她一輩子。
當然,好吃的小面包沒事還是可以吃的。
做面包一般用高筋面粉,但是這會兒的面粉都是小麥直接磨出來的,一般達不到高筋,都是中筋面粉。
不過沒關系,多加一些雞蛋清也能達到相似的效果,酵母就更不用嚴綺云操心了,中國人用酵母的祖宗,御膳房常年有做面食的老面。
嚴綺云按照教程里面指揮老熟人們干活,一個個的小面包被整齊的擺在刷了油的鐵盤里面。
她的小廚房修好后,被她從南苑帶出來的何太監還有兩個小徒弟都分給了她的永壽宮小廚房。
不過因為何太監還是沒混到大師傅的位置,所以還額外多撥了個大廚來。
這位也是熟人,正是擅長做烤鴨的那個李太監。
說實話,他被分來永壽宮嚴綺云還挺意外的,印象中他在御膳房挺得臉的。
在小廚房做掌勺大師傅雖然也是體面工作,但是輪撈銀子的效率那可完全比不上在大廚房,君不見嚴綺云剛穿越的時候為了
在大廚房弄點好吃的花了多少錢。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好直接問,所以嚴綺云便吩咐邵平私下探探對方的口風或者是去大廚房那邊打聽打聽。
自從嚴綺云手底下人越發多了以后,她也不似從前那般隨意了,大部分時候來個新人都還是會打聽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