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蕊娘問起這個,永寧郡主不知其用意,故而斟酌道“皇上已經下旨戶部和工部,重新為寧國公主建府,只是和這位應六郎有沒有關系,我們就不知道了,誰也不敢妄議皇家之事啊”
“是啊,應家與我們家是姻親,如今兩家雖然沒有反目成仇,卻已經是不再往來。說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也不過如此,我早已看開,但此番來外祖家,外祖母和舅父舅母對我如此周到,我也是感激涕零。現下,外祖母壽辰已過,我也該離開京中回家了。只是外祖母對我這般好,我也不忍直接提,所以,我想等年后冰雪融化之后,去信給我母親,一并回我們襄陽老家,這寄信的事情,就想麻煩舅母”蕊娘故作不安。
永寧郡主立馬起身道“好孩子,你舅父早已說過,你在我們家里,就跟自己家一樣。你鬧著要走,可不是說我做舅母的招呼不周。”
蕊娘也起身,連忙擺手“看舅母說哪里的話,舅母對我再好不過了。只是我母親獨自居鄉,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我來求舅母也是不想讓外祖母怪我。如此,還請舅母成全。”
說罷,又拿出一封信來放在桌上。
永寧郡主看信封,最右邊一行寫著敬求尊駕至湖廣襄陽府東三大司空牌樓孟太保府邸,中間一行寫母親大人慈鑒,最左邊寫著,兒孟二姐拜上。
孟家祖父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子太保,其伯父最后追封工部尚書,這工部尚書別稱大司空。書信字體之輕靈順暢,絕非一般閨閣女子。
永寧郡主推辭一番,見蕊娘堅持,也就收下,面露欣賞之色。無論如何,這姑娘還算識時務,知道要走。
蕊娘也是千恩萬謝的離開,離開之后,永寧郡主用篾片打開,里面也的確如蕊娘所言,想回去孟家,讓孟家派人來接云云。
看到這封信,她才放下心來,這蕊娘比韓老夫人聰明,現在就向自己表明態度,要求返家,看來她還是識時務。
而韓老夫人也正和趙媽媽說起此事“我看郡主恐怕會對蕊娘不干休的,你幫忙看著些。”
趙媽媽有些焦急道“老太太,剛得到消息,孟姑娘跟郡主提出要回家,把信都交給郡主了。您看這”
“這丫頭還真是聰明。”韓老夫人卻笑了。
趙媽媽起初不懂,后來也笑了。
現下京中已經飛雪了,運河上船只都停了,這封信要送也是要到來年開春,而從現在到明年,孟姑娘都是安全的。
原本韓老夫人還擔心郡主對付她,沒想到現在她自己倒是解決了。
而從年底到開春,已經足夠韓老夫人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