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態度不好,當然不給錢!”
“還是給吧,妮妮說不給錢只是開玩笑,我看過耐克專柜,一件運動內衣賣四五百,當然,耐克這塊牌子就值250。”
“嗯,少給點,一人100塊我覺得可以,誰要是覺得100也貴了,就不要他的,自己穿個普通運動背心也行。”
女孩子們都挺善良,很快,幾人湊齊500塊交給陳冰妮,讓她找機會給楊磊。
楊磊管不著啦啦隊那邊,他拿著修改過后的數據圖紙,來到廠房旁邊的小車間,這里有一些手工制鞋的機器。
做鞋子比做肋衣要麻煩的多,工藝程序有十幾道,很多都是技術秘密。
所以今天,楊磊連張師傅都沒有叫,只喊三舅幫忙打下手。
三舅將這段時間收的快遞包裹,和楊磊一起搬到小車間,一箱箱打開清點,全是各種原材料,或是半成品的鞋底坯子。
楊磊熟門熟路,對著材料清單,用記號筆在瓶瓶罐罐上面標記,而且是隱晦用語。
化學名稱全部用字母簡寫。
有的涂黑點。
有的寫橫線。
或者打勾叉。
這些都是上一世用慣了的暗記,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具體是什么。
沒辦法,有些技術能防一手,最好還是防著點,他在江浙許多鞋廠都待過,理論知識豐富的民科大神隨處可見,材料專業化學博士也不少,人人都會CAD,一磚頭下去還能砸死五六個懂建模的學徒工。
耐克新出一款鞋子,聰明的華夏人一周內就能做出A貨,超級A貨,甚至能進商場專柜的1:1,不得不說真牛逼,Gel三代技術領先這個時代10年,他可舍不得輕易放手,必須保密。
三舅看了一會兒,試探問道:“小磊,你身上藏著不少秘密呀,運動服,運動球衣,運動肋衣,你連運動鞋也會做?”
楊磊睜著眼睛說瞎話:“這又沒什么秘密可言,網上啥都有,航母和坦克圖紙都能找到,反正不就是個抄唄。”
三舅呵呵笑,他聽老婆說了,昨天小磊指點肋衣江山,吹牛不打草稿,今天算是親眼所見。
只能說,年輕人對牛逼太執著了,真是愛吹。
做這雙鞋子,用了整整兩天。
期間,三舅還開車帶著楊磊來到他朋友的專業鞋廠,借用一些專業灌注膠體的機器。
楊磊不讓任何人靠近,自己一個人操作機器,調試加熱機,下料,定型,都是一個人完成。
朋友偷偷問:“這是減震的塑膠嗎?”
三舅搖頭:“不清楚。”
朋友又問:“你外甥不是還在讀書嗎?讀高三是吧,他還懂制鞋技術?”
三舅抽著煙,吐出一道煙圈,很裝逼地說道:“可能是課外書看得比較多吧,知識淵博,外甥像舅啊!”
“少在這里自夸,你還知識淵博,你先把麻將怎么算番搞清楚再說。”
朋友笑著,他們朋友之間,誰還不知道誰呀。
行家有沒有,出手就能看出來,楊磊這么重視,肯定藏著貓膩。
但楊磊細心而且警惕,帶來的所有材料全部帶走,灌注之后的膠體一滴也沒剩。
也就導管里還有一丁點兒殘膠,等楊磊走后,鞋廠師傅把殘膠弄出來,手指捏了捏,滿臉疑惑:“彈性怎么這么好?感覺比我們從圃田進回來的膠體還要好!”
圃田做運動鞋那真叫牛逼,國內做運動鞋這一行,他們是永遠繞不過的王者。
“比圃田還厲害?這么說的話,錢正德應該是搞到點硬貨了,這事你別和任何人說,就當沒看到過他們倆。”
“好的,我這去把灌膠機洗干凈。”
朋友吐出一個煙圈,嘴角露出微笑,他決定和錢正德,也就是楊磊的三舅繼續搞好關系,說不定以后有機會一起賺錢。
休息的第三天下午,楊磊終于趕工完成這雙超級籃球鞋。
看到長相略微有些丑陋,但絕對能用的手工籃球鞋,楊磊百感交集。
總算是完成了。
三舅拿著鞋,翻來覆去研究:“咱們來看看,第一雙純手工打造的專屬球鞋,究竟是個什么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