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后的第二天,整個世界陽光明媚。
奉賢廠區宿舍,楊磊難得睡個懶覺,他這些天每天晚上都幾乎失眠,精神壓力太大了。
徐詩薇一大早就給他打電話:“休息好沒有?”
聽到徐詩薇的聲音,楊磊心里無比安穩:“我能睡個三天三夜。”
“想得美,我安排了一些媒體去廠里采訪。”
“主題是什么?”
“當然是民族企業的扛旗手呀。”
“OK,我肯定能表演的很好,奧斯卡欠我一個小金人。”
“你只需要本色出演就行,你本來就是扛旗手。”
楊磊笑呵呵起床,洗漱之后,很快就見到《新民晚報》的記者,還有上滬電視臺,華夏青年報的記者。
規格很高哦。
《新民晚報》的記者悄悄把楊磊拉到一邊:“法院的勝訴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必須配合主流媒體的宣傳,將聲勢鬧的更大。”
楊磊問:“你們是不是很想把我捧的高高的?這樣摔得也疼呀。”
記者好笑:“別的企業想出名,都是求之不得,就你前怕狼后怕虎的。把你捧成明星企業,難道不好嗎?”
楊磊嘆氣:“豬長肥了也會怕的,聰明的小豬都是吃得不胖不瘦,深藏功與名,它才活得長久。”
記者笑不停:“遲啦!你看這篇文章!”
他拿出一份《21世紀財經產業報》,也是昨天聽審席的媒體,在得到法院宣傳部門的同意后,寫出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
“富民強國,唯有辦實業!”
“我們的未來掌控在能駕馭華夏經濟的人手里,自古至今,唯有辦實業才能富民強國,投機倒把成風則危機必來。”
文章有幾千字,在此不表。
楊磊一看,不知道說什么好,這一下子把他給拔高到退不下來的程度,他想不出名都不可能了。
記者說:“你不是搞新聞媒體的,可能對政治不太敏感,這和國家政策的改變隱隱呼應著。”
記者解釋,正在進行的國家十2五經濟規劃里面,將“強國富民”這個詞變成了“富民強國”。
別看只是詞語排序顛倒,但內涵很大不同,這代表華夏經濟重點從初期的強國,變成改革開放以后的富民。
記者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但絕對是好的開端。”
楊磊問:“我這就成標桿了?”
記者笑:“可不是!你以為我們電視臺,還有青年報的跑來采訪你干嘛?你還是復旦大學的青年標桿,等著吧,明年說不定還給你評一個年度經濟新銳!”
楊磊無語。
榮譽這東西,拿不拿,都是痛并快樂著。
他心想,徐詩薇啊徐詩薇,你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以后真出點什么事,那真是有無數雙眼睛看著我,如履薄冰。
還好,老楊才是公司法人代表,表面上的事情可以推給他。
楊磊只露了個臉,但足以讓無數人浮想聯翩。
等國內幾大主流報紙輪番報道,嗅覺敏感的人突然發現,X-Sports這種民族企業,竟然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