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不起,惹不起。”
李檸,安塔這幾家公司的老總全都看到了,一個個搖頭苦笑。
匹客,360°,也在思索,怎么在國產運動品牌的崛起浪潮中,分一杯羹?
至于特歩,還沒從暴跌的股價中恢復元氣……
阿迪達斯才是最痛苦的,敗訴的消息傳回總部,當時就引起了總裁等人的痛罵。
第二天,阿迪達斯的股票在徳國市場狂跌8.6%,120億美元的市值,跌掉10億美元,原因就是輸掉華夏的官司。
徳國那邊的媒體瘋狂報道:“阿迪達斯最新款的bounce運動鞋,竟然還沒有華夏一家資產5000萬美元的小型運動公司的技術好?”
“阿迪達斯耗費1.2億美元購買的巴斯夫專利技術,竟然是一坨shi的泡影,華夏人做的更好!”
“阿迪達斯新產品遭遇華夏勁敵!”
消息一出來,立刻引起歐美市場的軒然大波。
甚至在阿迪達斯暴跌4.5%的時候,牽涉到巴斯夫的股價。
巴斯夫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化工企業之一,公司資產800億美元,隨便下挫2.5%,就跌掉20億美元走了。
但巴斯夫的回彈速度比阿迪達斯快,畢竟巴斯夫只是技術提供者,TPU只占小的不能再小的比例,只是略微受挫而已。
而阿迪達斯今年的重磅球鞋,主力產品,就是依賴TPU的bounce運動鞋,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慘得一塌糊涂。
徳國方面立刻展開調查。
《法蘭克福報》,《南德意志報》等媒體立刻尋找華夏合作關系,要求將X-Sports的資料發到徳國。
很快,一份由華夏上滬中級法院做出的審判,出現在徳國民眾的視線中。
問題來了,巴斯夫的專利和X-Sports的技術,究竟是不是抄襲,竟然由華夏中科院來判斷,而不是他們徳國人來判斷。
這讓他們很生氣。
但X-Sports是個非常小的品牌,在徳國都沒有出現過,想在歐洲起訴都不可以,只能通過劉玉良教授發表在JAC雜志上的論文,進行蛛絲馬跡的調查。
接下來的這幾天,巴斯夫技術副總監,TPU項目的工程師,都在指責華夏包庇本國企業時,阿迪達斯內部爆出一個震撼消息。
阿迪達斯員工指出,巴斯夫華夏公司的技術副總,在5月份的時候試圖誘騙X-Sports的技術總監,打聽TPU發展方向!
“巴斯夫還要騙華夏人的技術?”
“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
“為什么是阿迪達斯內部爆出來的?”
“華夏為什么沒有聽說?”
無數徳國老百姓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看到了假新聞。
巴斯夫啊,徳國最厲害的化工公司,被人用“誘騙”這個詞來形容。
而且是合作伙伴阿迪達斯自爆的。
為了救自家股票,隊友開始互相傷害,背后捅刀了嗎?
雖然當天,阿迪達斯CEO否認了這則消息,巴斯夫總部也極力否認。
但是,一份來自巴斯夫華夏分公司的證詞,徹底擊垮了阿迪達斯和巴斯夫的謊言。
復旦大學的校友,巴斯夫華夏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張思思,在被華夏青年報,21世紀財經產業報等媒體,多方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鼓起勇氣站出來,證實了“誘騙”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