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峨認真看了寧獨一眼,沒有再追問原因,轉而說道:“雖然我講課時候很繁瑣,也總說一些沒有用的廢話,但我還是希望你多來聽聽我的課。”
寧獨恭敬地回道:“我一定不會落下。”
龐舊山松了一口氣,跟上了司馬峨的腳步,三人一塊站到了格物亭旁的那片竹林前。
司馬峨看著眼前的竹子,說道:“我資質愚鈍,參竹用了三年;商師兄,也就是你們的總教習,只用了三個時辰,陳難萍也只用了三個時辰。參竹這事,因人而異,強求不得。”
“可我已經用了三天。”寧獨很誠懇地說道。
司馬峨定神看了寧獨一眼,笑道:“用的時間久,未必就不如他人。有時候太快了,反而沒有好處。”
寧獨卻搖了搖頭,說道:“是我出了問題。”
“伸出手來。”
自己的身體有秘密,這件事情寧獨很清楚,兩個老賊折騰了自己十年,不可能只是為了尋開心。然而至于這秘密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大,寧獨不清楚。這就好比一座山有寶藏,卻不知這寶藏到底是什么價值幾何。這個時候,獨自探索最好。一旦被別人知道,必定會產生無盡的麻煩甚至于殺身之禍。
寧獨卻沒有猶豫,伸出了手。
司馬峨像是大夫把脈那般,將手指搭在了寧獨的手腕上,閉上了眼睛。
風吹動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龐舊山屏住了呼吸,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大半個時辰,司馬峨才睜開了眼睛,他看著寧獨,眼神復雜。
“司馬教習,怎么了?”龐舊山迫不及待地問道。
司馬峨沉默了許久,才說道:“若是將人比作一個容器,將元氣比作水,那么這個容器的開口多少與大小,就決定了灌滿水的快慢。這些看不見的開口,我們將其稱之為‘竅’。一個人身上共有一百零八竅,其中開的數目便決定著最初修行時的天賦。普通人只會開四五竅,能開十二竅就可修行,三十六竅就為中等之姿,七十二竅則為上等,百竅以上則為絕世天資。”
“那么,我寧哥開了多少竅?”
司馬峨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百竅?!或者……才一竅?”龐舊山迫不及待地問道。
“一竅不通。”
龐舊山頓時一愣,瞪大了眼睛看著司馬峨,希望自己聽錯了。
寧獨恍然道:“這樣一來,里面的雜氣出不去,外面的元氣也進不來,我就不可能變成一棵竹子。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司馬峨彎腰撿起了一片竹葉,遞給了寧獨,說道:“變不成竹子,你還可以變成其他的東西。參草,參樹,參人,甚至參茅廁都可以。”
寧獨接過了這片竹葉,想起胡然只一閉眼就說她的竹葉落了,他輕呼了一口氣,抬頭看向了天空,說道:“或許要下雨了。”
司馬峨笑了笑,徑直走了,卻又想起了一件事,回頭道:“龐舊山,撒謊不是好同學。”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