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目寸光!”司馬師很是地朝著祁縣方向鄙視了一眼,這一仗固然并州軍打得不錯,也確實是值得慶賀,但因為慶賀而喪失了擴大戰果的機會,那恐怕是最不明智的一個選擇了。
斥侯帶回來的消息,也讓司馬師是安心不少,為了這次能夠順利地完成撤軍,司馬師還是安排了最為精銳的隊伍來斷后的,不過他也清楚,如果并州軍傾盡全力來進攻的話,他手下號稱精銳的斷后部隊恐怕是兇多吉少。
還好并州軍沒有追來,這也就為司馬軍全師而退提供了機會。
撤軍的命令下達之后,司馬軍各營各部的兵馬都立刻地準備行裝,隨時準備著出發了。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混亂自然是難免的,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在司馬師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
不過司馬師還有些感慨,如果換作是司馬懿此刻來領軍,自然要做得比他好上許多,司馬師這幾年多次跟隨司馬懿出征,耳濡目染之下,不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但要是達到司馬懿的水平,司馬師還是要有很多的東西去學。
關于撤軍,司馬師也是征求過司馬懿的意見的,雖然司馬懿現在身體狀況很不好,時而昏迷時而清醒,但在司馬馬懿清醒的時候,司馬師還是把撤軍的決定告訴了他,由他來定奪。
司馬懿對司馬師撤軍的決定表示首肯,大概就算是司馬懿能理事的時候,也會下達撤軍的命令,介休已經是一個是非之地了,司馬軍留駐此地,進退維谷,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唯有撤軍,才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關鍵所在。
趁興而來,敗興而回,這大概也是所有司馬軍將士心里敢想而嘴上不敢說的的話了,想當初十七萬步騎揮師北伐,氣吞如虎,浩浩蕩蕩,氣勢逼人。
而如今撤退之時,卻是個個垂頭喪氣,臊眉耷目,精神萎靡,就連舉著的旗幟,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司馬師看了,都不禁是大皺眉頭。
如果是個別的士兵是這個狀態,那便正是司馬師立威的時候,隨便以怠慢軍心之罪殺上他幾個,便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但現在整支軍隊都是這個狀態,就連領兵的將軍一個個都也是唉聲嘆氣,司馬師還真沒法去懲處誰,總不至于把這十萬人個個都排隊砍了頭去吧?
司馬師當然希望指揮一支精神抖擻,戰力盎然的軍隊,但這樣的軍隊先決條件是打一場漂漂亮亮的勝仗,司馬師想要重整司馬軍,那就必須要依靠勝利來提振士氣。
但在現階段,想要做到這一點還真是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