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泓一臉的沉毅之色,這條路是他自己選擇的,到了這里,自然也就不會再考慮別的什么的,他堅定地指揮著蜀軍不停地放箭,阻擊著魏軍的前進之勢。
但荀泓也清楚,以無疆口的地勢,想要完全攔截魏軍是相當困難的,所以他已經做好了肉搏戰的準備。
當魏軍沖上來的時候,荀泓大喝一聲,厲吼道:“報效殿下的時候到了,兒郎們,跟我沖!”他拎著環首刀,身先士卒地就沖出了陣地,與魏軍展開了白刃戰。
這場戰斗是極其血腥而殘酷的,雙方拼死血戰,殺得是天昏地暗,整個無疆口的陣地上,全部都是累累的死尸,橫陳于野,尸枕相籍。
魏軍的攻勢一直是相當的猛烈,馬隆下令各部人馬輪換著進攻,第一波人馬被擊退之后,第二波人馬馬上就頂上去,不給蜀軍以任何的喘息之機。
馬隆清楚,蜀軍占據著地形上的優勢,銳騎營無法大規模的動用騎兵,這就好比是以短擊長,如果將戰斗拖延下去,對魏軍反倒是不利的,所以這場戰斗必須要速戰速決才行。
好在魏軍的人數是蜀軍的三倍,在兵力的調度上面,魏軍是綽綽有余的,馬隆就采用持續不斷地進攻方式來瓦解蜀軍的斗志。
魏軍人多可以輪換,而蜀軍人少就必須要全力以赴,而人的力氣終歸是有限的,越戰越勇那不過是一種形容而已,真實的情況是,對于無法歇息無法休整的一方來說,持續的戰斗會不斷地消耗他們的體力,瓦解他們的斗志。
隨著戰斗的進程不斷進行,蜀軍的傷亡人數是越來越多,他們人數上的劣勢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魏軍的進攻看似不緊不慢,并沒有瘋狂地拼死而搏的地步,但他們的進攻節奏卻一直保持地很好,每一波的進攻,都沒有多少空隙的時間,就如同海上的潮水一般,一波未平又來一波,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強度和韌勁。
正是這種韌勁,讓魏軍的進攻宛如是一個巨大的磨盤一樣,不斷地絞殺著蜀軍的性命,也不斷地消耗著蜀軍的防御力量。
荀泓這個時候完全是殺紅了眼,他都不清楚自己的刀已經換了幾把了,反正那刀身之上,全是豁口,刃都卷了,他渾身上下沾滿著血跡,也分不清是自己的血還是敵人的血。
荀泓不知道自己殺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挨了多少刀,渾身上下無數的傷口都在滴血,但令他奇怪的是,他卻絲毫也感覺不到什么痛感,他的整個人都麻木了,除了廝殺之外,他的頭腦之中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東西。
此刻荀泓心中只有一個執念,那就是任務,鐘會交待他要他在無疆口堅守一天一夜的時間,荀泓不管怎樣,拼著一口氣也要完成任務,除非他死了,否則他是絕對不會后退半步的。
天色漸漸地黑了下來,魏軍的進攻終于也緩了下來,這也給蜀軍一些喘息的機會。
這一戰,蜀軍傷亡慘重,一大半人都陣亡了,而他們堅守的陣地也淪陷了數道,那些殘余的人馬只能是被迫后退,他們退守到了無疆口最后的一座山峰之上,在荀泓的帶領下,做著最后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