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好這一決戰的關鍵還在后勤,不過有利的一點就是魏軍可以充分地利用黃河和渭水進行漕運,將關東的大批糧草物資運抵前線。
水路的運輸成本是大大低于陸路的,在這一點上,魏軍就明顯地占據了優勢,蜀軍想要從蜀地運糧到隴西來,成本極其高昂,所以蜀軍利在速戰,而魏軍則沒有這方面的隱患,單純的從后勤上面來講,魏軍已經是勝過一籌了。
曹亮深知,姜維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對手,此人有膽有謀,更關鍵的是有一種百折不撓的韌性,歷史上姜維曾經十一次北伐,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一無所獲,換作是其他的人,早就沮喪放棄了,但姜維卻一直執著堅持,越挫越勇,從不輕言放棄。
就在蜀國已滅之后,姜維依然不肯放棄,策動鄧艾鐘會二士爭功,還在意圖做最后的翻盤,只可惜大勢已去,覆水難收,姜維以身殉國,不負忠烈之名。
像姜維這樣牛皮糖一般難纏的選手,才是曹亮真正所頭疼的,這樣的對手,你就算把他打倒無數次,只要沒有形神俱滅,他依然還會頑強地站在你的面前,倔強而充滿韌性,也許在姜維的字典里面,從來就沒有失敗二字。
單憑一個姜維,或許曹亮還不會太過操心,畢竟蜀國的國力有限,姜維能力再大本事再強,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注定他是一事無成的。
但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了,司馬倫加入到了姜維的陣營之中,這無疑讓局勢變得撲朔迷離了。
司馬倫雖然年輕,但幾次交手之后,曹亮已經把他視為了最強勁的對手,司馬倫的謀略和經驗或許會由于年紀太輕的緣故而略顯不足,但他的沉穩和大局觀卻是無人可以企及的。
也就是說,姜維和司馬倫這兩個對手聯手的話,可真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的了,再加上,司馬倫手下還有鐘會、胡奮、州泰這幫干將支持,現在的隴西,可以說是波云詭譎。
盡管魏軍這邊有著羊祜和鄧艾這樣的名將領銜,而且還有王濬、石苞、文欽、馬隆、牽弘等大將助陣,陣容也是堪稱豪華,但最終鹿死誰手,還是猶未可知的。
所以曹亮思來想去,決定還是要御駕親征,隴西這一戰,關乎天下大局,曹亮不能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曹亮下令讓太子曹靖監國,打仗的事,曹亮自己一手就搞定了,所以曹亮在培養曹靖的上面,讓他以治國為主,將來成為一代明君,便是曹亮對他的要求。
喜歡最后的三國2:興魏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最后的三國2:興魏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