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點,戰爭過后,警備師團撤銷了兩個獨立營的編制,又抽走了親衛營跟城防營,兵力一下就減少了兩千。因此,組建第四旅只是在戰前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營的編制。”郭嘉解釋道。
忠叔冷笑:“奉孝說笑了,難道親衛營跟城防營不算封地軍隊嗎?”
郭嘉見忠叔不好糊弄,轉而道:“大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也是認同的。但是大人想過沒有,如果不把妖族打怕了,打到他們不敢進犯封地,徹底解決邊境之患,隔絕戰爭,為封地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談什么發展?
“妖族每進犯一次,南關縣、英水縣以及翼澤縣百姓就惶恐一次,其中不乏提前離開者,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連安定都做不到,又哪里來的財政收入?
“所以,我的意見是,寧可現在苦一點,再熬一年,最好能在明年開春對妖族主動宣戰,掌握戰爭主動權,一舉擊潰狐魔軍,一勞永逸地解決邊境之患。”
郭嘉說的慷慨激昂,很是讓人熱血沸騰,那些原本堅定站在忠叔一方的文官,比如曹叡,都不覺動搖了。
忠叔卻不為所動,且不說明年能不能打贏,就算贏了,軍隊已經擴編了,成了既定事實,難道還能再裁掉不成?
怎么看,都是陰謀。
但是郭嘉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忠叔也不好再反駁就是。
乾元也頭疼,他也知道,以一府之地養這么多軍隊,著實是難為衙門了,可要戰勝狐魔軍,擴軍又勢在必行。
封地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憑的不就是兩場大捷嗎?
魚與熊掌,終究不可兼得。
眼見雙方爭論暫告一段落,乾元道:“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分兩步看。首先,要不要擴軍?我認為要。青丘府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如果沒有一支強力的軍隊,任何發展都是無根之木。無論是人口,還是農業,工商業,都不可能在戰亂之地發展起來,這是一切的大前提。”乾元這是定性了。
忠叔嘆了口氣,終究沒說什么。
乾元繼續道:“第二個問題,就是怎么擴軍。一支軍隊,不可能說一夜之間就變出來,至少要經過半年的訓練,因此越早準備越好。我現在擔心的是,兵員從哪里來?上次組建警備師團,基本將封地兵員榨干了。”
武者又不是稻子,一年就能長一茬出來。青丘府本就人口稀疏,如果強行征兵,就只能降低征兵標準,那是乾元不允許的。
軍費開支本來就大,自然是兵員素質越高越好。
有了開府建牙之權,成了真正的藩王,乾元在封地固然威風,但是相應的,他在封地之外的活動就更加受限,從其他地方征兵是不可能的。
這是朝廷的底線之一,不容觸碰。
郭嘉似乎早有準備,“殿下,關于兵員,下官倒是想到兩個渠道,只是都需要得到殿下首肯。”
“你說。”
“第一個渠道就是半妖。”郭嘉語出驚人,“兩次大戰都有半妖戰士參與,他們的忠誠與戰斗力都得到了證明,下官認為,是時候給半妖正式名分了。”
郭嘉是土著,因此對半妖并不抵觸。
此話一出,其他人是一言不發,不管同意還是不同意,都不會急著表明態度,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敏感了。
只有郭嘉敢說。
乾元倒沒什么奇怪反應,他兩次都讓半妖戰士參戰,除了是要檢驗半妖一族的忠誠,又何嘗不是在做一個嘗試。
相比普通人,士兵更容易接受半妖以“戰友”的身份出現,將半妖戰士以適當的契機融入軍隊,本就是乾元的計劃之一。
郭嘉怕是早就看到這一點,才敢提出來。
乾元平靜道:“讓半妖正式入列,倒也不是不行。問題是,半妖戰士總共才不到五百人,其中一部分還要加入黑衣衛,實在是杯水車薪。”
看來,是時候擴大秘密基地的訓練規模了。
郭嘉道:“除了半妖,封地其實還有一群人被忽視,他們既規模龐大,又擅長戰斗,實在是征兵的不二選擇。”
“是誰?”
這下,乾元是真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