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城。
就在左慈一行對太虛宗門人進行追殺時,招搖城的掃尾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城內招搖軍,該殺的殺,該繳械的繳械,該收押的收押。
傷員該救治的救治。
那些既不想繼續替太虛宗賣命,又不愿投降的招搖軍余黨,該派出追擊部隊的就要派出去。
絕不放過任何一條漏網之魚。
衙門、武庫、糧草、金庫、城門、錢莊等要害機構,該查封的查封,該值守的值守,該盤點的要盡快盤點。
街上趁亂作亂的地痞流氓,也要狠狠整肅一頓。
城內跟太虛宗有勾結的世家,該查抄的查抄,該抓人就抓人,該殺就殺,該封門的就封門。
絕不姑息。
甚至就連進城的西南兵團將士,也要嚴加管束,尊崇秦王殿下之令,不得騷亂百姓,不得趁機洗劫,更不得中飽私囊。
在薛仁貴的調度下,一切看似混亂而有有序。
也正因為此,乾元根本就沒進城,一直呆在城外軍營,任憑薛仁貴頂在前面,處置招搖城內的一切。
逃離漩渦。
蓋因招搖城不比青丘城,內里的關系盤根錯節,很多世家都跟神都的皇親國戚有關聯,甚至在神都也有姻親。
樹大根深。
如果乾元此時進城,那些世家難免就會找上門來求情,比如,九皇子的門人求上來,乾元該如何處置?
罰吧,不給九皇子面子。
不罰吧,又有失公允,有損乾元聲威。
所以乾元干脆就躲到軍營,誰也不見,來一個“裝聾作啞”,任憑軍隊在城中掀起一場又一場的血雨腥風。
乾元相信,薛仁貴能拿捏其中的分寸,何況還在紫月從旁監督,陸炳麾下的黑衣衛也在城中活動。
…………
三月十七日。
一大早,左慈一行就追殺歸來,回到招搖城。
得知太虛子已死,乾元懸著的心總算徹底放下,在將士們的簇擁下,這才浩浩蕩蕩進了招搖城。
從此以后,他就是招搖城的新主人。
薛仁貴辦事果然老道。
才兩天時間,城里城外堆積如山的尸體就已經被清理干凈,青石板上的斑斑血跡也被沖刷干凈。
在發布安民公告之后,招搖城也已解除禁制。
關閉的商鋪、集市、酒樓等等,重新開門營業,街上熱熱鬧鬧,就好像那一場大戰根本沒發生過一樣。
只是空氣中依稀殘留的血腥味,提醒著人們,戰爭還沒遠去。
不用說,乾元一行自然受到夾道歡迎。
但要說百姓有多高興,那也未必,對招搖城百姓而言,最高興的只是可以重新過上安寧的日子,不受戰爭困擾。
至于誰是這座城池的主人,大抵是沒太大關心的。
那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
所謂的夾道歡迎,到多出自于還在留守的郡衙官吏以及城中大小世家的主持,那才跟他們利益攸關呢。
身為皇族,招搖郡被亂賊攻克,乾元臉上無光,此番收復招搖城理所當然,自然也就不可能擺出一副“解救者”的嘴臉。
進城之后,乾元就住進郡衙,很是低調。
擊潰招搖軍,趕走太虛宗,光復堂庭府、杻陽府,表面上看,朝廷頒給乾元“收復招搖郡”的任務,已經算是大功告成。
足以向朝廷,向乾帝交差了。
實際上,攻克招搖城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簡直是千頭萬緒。
想讓招搖郡走上正軌,沒有小半年是做不到的。
首先一點,就是要將秦王府從青丘城遷到招搖城。這是在攻打招搖城之前,乾元就跟麾下文武大臣商議好的。
青丘城經過擴建之后,雖然比一般的府城要大的多,未來發展潛力更是巨大無比,但畢竟不是郡城,底蘊不足。
別的不說,沒有護城大陣就是一個軟肋。
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