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楚王乾恪在做出舍棄南禺郡的決定之后,依舊給第三師團下了死命令,讓第三師團務必死戰到底,但是第三師團上下也不是傻子。
堅守近一周仍無援軍,說明他們已經成了楚王手中的棄子。
既如此,將士們又怎會死戰到底?
畢竟這不是人妖兩族之間的種族大戰,只是一場帝國內戰,無關乎家國情懷,也無關乎軍人榮譽。
因此,在城破之后,第三師團殘部非常干脆地選擇投誠。
占領南禺城之后,雖然部隊因為連日攻城,兵困馬乏,薛仁貴還是派出狄青部跟岳云部這兩支精銳,四面出擊,掃蕩南禺郡剩下的四府之地。
在各府還有地方屯軍,需要一一掃蕩,收編。
除了掃蕩屯軍,狄青、岳云兩部更重要的任務,還是要在南禺郡的北面跟東面建立起新的防線,防止第四軍團趁勢反撲。
薛仁貴可不希望到手的鴨子飛走了,哪怕被楚王趁機收回一府之地,對他而言,那都是一種失敗。
九月二十二日,乾元駕臨南禺城。
乾元心里很清楚,南禺郡情況復雜,雖然表面上的反抗力量基本被平定,但是內里卻一直在暗潮涌動,不知道有多少楚王嫡系蟄伏了起來。
正因為如此,他才親自趕到南禺城坐鎮,以定軍心。
隨乾元一同抵達南禺城的還有一位陌生文士,面容鐫刻,長須,既是文官,身上又帶著一絲修士的飄逸出塵氣質。
此人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宰相蕭何。
作為大漢開國功臣,第一任宰相,蕭何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最是契合禹余天的大環境,難怪能被乾元召喚過來。
乾元動用這次甲檔文官召喚,就是要召喚一位重量級文官,替他坐鎮南禺城,鎮守南禺郡。
既然拿下了南禺郡,乾元就沒想過要把它交給朝廷,至于將來以何種名義經營南禺郡,那還需要他跟新帝博弈一番。
乾元不急。
雖然南禺城是南境中樞之地,但乾元并未有將秦王府搬遷到此的打算。
一則秦王府以及六司衙門剛在招搖城落定,不宜頻繁轉移,勞民傷財不說,還容易動搖民心,殊為不智。
二則招搖城是乾元的“龍興之地”,不管招搖城以前的地位如何,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該是封地中樞的不二選擇。
乾元不想讓南禺郡世家產生什么別的想法。
抵達南禺城之后,乾元忙著接見世家代表,反而將南禺郡政務交給蕭何料理,將軍務暫時交給薛仁貴打理。
西南兵團第一師團,也將肩負起鎮守南禺郡的重擔。
…………
就在乾元在南禺城忙碌時,楚王乾恪也沒閑著。
除了留下少量軍隊鎮守昆吾城,余下的部隊全數被楚王派往前線,跟昆吾軍匯合,一同抵御朝廷大軍。
昆侖派也派出弟子協助,以示兩家之合作誠意。
有了第四軍團第一、第二師團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原本快要扛不住的昆吾軍,又奇跡般地堅守下來。
反而是原本來勢洶洶的朝廷大軍,突然變得顧忌起來。
南境大戰風云變幻,原本形勢對朝廷大好,卻不想,一轉眼卻變成這幅局面,讓城衛軍跟第三軍團都變得很被動。
尤其是城衛軍。
當初,城衛軍統領公孫龍選擇投效新帝乾慎,并不是對新帝有多忠誠,那不過是判斷形勢之后的一次正常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