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南關縣令曹溫,升任南禺府知府。
曹溫是在翼澤縣就追隨乾元的一位“老臣”,在南關縣令任上做了四年,政績斐然,早就該到了晉升之時。
剛一晉升,曹溫就主政南禺郡最核心的南禺府,可見乾元對他的信任。
隨著曹溫的晉升,青丘府曹家一門出了一位度支司大夫跟一位地方知府,一躍成為當地最顯赫的世家。
就算是在招搖郡,曹家也能排的上名號。
曹家地位的提升,正反映出乾元就藩以來,招搖郡新舊世家之更替,既有老牌世家倒下,也有新興家族串升。
形成一個新的平衡。
原荊棘縣令趙承,升任灌湘府知府。
這又是一位“老臣”,只是跟曹溫不同的是,趙承因為站錯了隊,被貶之后,又重新受到乾元的啟用。
官場上的幾起幾落,倒也鑄就了趙承超強的韌性。
此番被乾元提拔,趙承只會感懷五內,只會比曹溫之流更加忠誠,對乾元死心塌地,再不會有二心。
青丘府趙家,也即將迎來新的生機。
原汸水縣令林睿,升任令丘府知府。
林睿不用多說,已然成了原玄甲護衛中的一面旗幟,歷任翼澤縣尉,翼澤縣令以及汸水縣令,資歷不可謂不豐富。
經過多番歷練,林睿早已洗去武者痕跡,成為一名官場老手,倒是其行事,依舊傳承了武者的干脆果決。
是官場上的一道異樣的風景線。
林睿的晉升,更是打破了朝廷文官只能有修士出任的慣例,打破了武者進入官場的隔閡。
難怪此項任命一出,封地武者無不歡欣鼓舞,畢竟,并不是所有武者都中意于疆場,也有希望混跡官場者。
剩下的天虞府知府以及禺槀府知府,此前都是在吏部司掛了名號的優秀縣令,其中更有一位出身寒門。
此番晉升,也是順理成章。
撤換了郡守跟知府,剩下的事情乾元就丟給了吏部司跟新任南禺郡守蕭何去處置,不再出手干預。
畢竟,要給予下面的人一定的自主權。
蕭何也需要通過一些官吏任免,來樹立他在南禺郡官場的威信,否則,何以統攝全郡。
…………
在布局南禺郡官場的同時,乾元也沒有忘記軍隊整編一事。
跟以往每次擴軍的艱難不同,這次因為一下就新增了一郡之地,無論是乾元,還是度支司,都變得底氣十足。
擴軍方案沒遇到一絲阻礙,非常順利地就定了下來。
整套方案分為兩部分。
第一,以南禺郡各地屯軍以及滯留在南禺郡的原第四軍團新兵為基礎,組建警備師團第四、第五旅,將警備師團擴充至滿編。
第四軍團一口氣擴編三個師團,其中一部分被派往會稽郡戰場歷練,還有一部分留在南禺郡訓練。
畢竟前線塞不下這么多新兵。
留在南禺郡的新兵自然就成了西南兵團的戰俘,省去募兵的麻煩。
原西南兵團第一師團第一旅第一營營正,同時也是第四軍團舊將之一的章學軍,升任警備師團第四旅旅帥。
這些原第四軍團舊將,在經受住考驗之后,大多都得以軍復原職,有的甚至更上一層樓。
機遇之重要,可見一斑。
原西南兵團第二師團第一旅第一營營正,之前擔任猨翼府府尉的高其倬,升任警備師團第五旅旅帥。
其中,第四旅將駐扎在南禺城,負責拱衛該城池的安全;第五旅則將駐扎在南部邊境哨卡,負責監視橫斷山脈以南的出云國。
擴軍方案的第二部分,則是組建西南兵團第三師團。
鑒于地盤的擴大,以及封地周邊形勢的嚴峻,乾元意識到,僅憑兩個師團,就算再如何精銳,都不足以支撐起封地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