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軍,勢在必行。
第三師團將以原西南兵團獨立騎兵旅為骨架組建,同時吸收整編投降的第四軍團第三師團,一口氣擴充至滿編五個旅。
原獨立騎兵旅旅帥狄青,毫不意外地晉升為第三師團師團長一職。
在之前的歷次戰役中,狄青率領的獨立騎兵旅以其高機動性以及作戰勇猛,立下赫赫戰功。
每每成為一場戰役的關鍵勝負手。
狄青之名早已在西南大地傳揚開來,成為一段新的傳奇。
這也正好印證了,乾元當初力主組建騎兵旅的正確性。
撤銷獨立騎兵旅的編制,不代表西南兵團不再設立騎兵旅,恰恰相反,而是要在每個師團都設立一個騎兵旅。
這將是西南兵團有別于其他軍團的地方。
為此,乾元一口氣花費4萬點殺戮值,連著進行兩次丙檔武將召喚,召喚到武將羅士信跟裴行儼,充實到第三師團擔任旅帥一職。
南禺郡之戰因為是一場局部戰役,只給乾元帶來2.4萬點殺戮值,之前又連著召喚了甲檔的于吉跟蕭何。
完成此次丙檔武將召喚之后,乾元手中只剩下可憐的4萬點殺戮值。
這也是為何乾元沒有召喚丙檔文官,以充實南禺郡官場的原因,實在是殺戮值不足,要留一些備用。
文官方面,還是盡可能培養本土人才。
倘若召喚一些丙檔文官,如果不是像李衛、陸炳等那般出彩的,未必就適合禹余天的大環境。
甚至還不如本土官吏呢。
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征討農民起義軍,后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
后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為陜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
武德五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謚號勇,葬于北邙山。
裴行儼同樣是隋將張須陀的部下,驍勇善戰,有萬人敵之稱。
大業十三年,裴行儼與父裴仁基投靠瓦崗寨首領李密。武德元年,王世充大敗李密,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被王世充所俘。
王世充割據洛陽獨立,將侄女嫁給裴行儼,對待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甚為優厚,但又憚其威名。
武德二年,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聯合宇文儒童、宇文溫等人,謀立越王楊侗,結果事情外泄,與父俱死于洛陽。
羅士信跟裴行儼都是少年驍將,可惜都命途多舛,英年早逝。
一身際遇跟岳云很是類似。
對此,乾元也不知該作何感想,召喚到的都是這等少年驍將,也算是替他們彌補缺憾吧,在禹余天重新綻放光芒。
除了羅士信跟裴行儼,剩下的三位旅帥都是由營正晉升而來。
原獨立騎兵旅第一營營正青木,擢升為西南兵團第三師團第三旅旅帥。
身為半妖武者中的佼佼者,青木在狄青的悉心調教下,已然成長為一代驍將。
此番,他將接過狄青的指揮棒,繼續率領隸屬于第三師團的半妖騎兵旅,也將是半妖戰士中的第一位旅帥。
這對生活在封地的半妖一族而言,決定的個重磅炸彈。
至于第四旅旅帥劉克璋,以及第五旅旅帥王爽,前者是招搖軍舊將,后者是第四軍團舊將,此前都是旅帥,現在也算是“官復原職”了。
此輪擴軍之后,西南兵團將下轄三個滿編師團,再加上一個警備師團,雖然不如魏王跟楚王那般瘋狂,倒也勉強夠用了。
兵貴精,不貴多。
這一道理,在禹余天這樣的高魔位面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乾元可不是魏王、楚王那樣的瘋子,為了爭奪皇位,不惜涸澤而漁,搞窮兵黷武那一套。
他更喜歡一邊種田,一邊爭霸,徐徐圖之,不留隱患。
就像現在,只要消化了南禺郡,那乾元基本就將立于不敗之地,無論哪一方勢力,都不敢再小覷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