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笑道:“不妨告知宗主,日前,西南兵團已經在著手改制,首要一點,就是將隨軍法師下沉到營一級,僅一個師團,就將需要31位隨軍法師。因此,宗主大可不必擔心職位不夠,我只擔心人才不足。”
下沉隨軍法師,自不是為了簡單迎合萬化門的需求,而是乾元在對天下大勢做出預判之后,做出的戰略選擇。
隨著靈氣復蘇,修士數量不斷增加,讓修士更為深度地參與到戰爭中去,是對資源最有效的利用,也將是未來戰爭的常態之一。
修士多了,修真資源就將緊缺。
那么對修士而言,為了獲取修真資源,投軍就是不錯的選擇,再不能像之前那般端著,視從軍為下等之事。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軍隊跟修士之間的供求關系,勢必將隨著靈氣復蘇,漸漸逆轉。
澹臺雄眼神就是一凝,不想乾元竟有如此抱負,將修士大規模固化在軍中任職,西南兵團怕是東大陸頭一個了。
乾元繼續道:“最后,對那些既不愿從文,也不愿從軍,只想覓地潛修者,秦王府還有一個絕佳去處。”
為了說服澹臺雄,乾元不惜一次次露底。
乾元所說的絕佳去處,是還處在計劃中的道院,按照他的設想,道院將是學院版的宗門,卻又高于宗門的意識形態。
在道院,實施有教無類,無有門戶之見。
道院招收學子,以資質、德行為前提,無有出身、地域之別,學子畢業之后,也不強行要求在封地效力。
將是一所開放、包容的“超級宗門”。
無疑,道院的設想源自地球的大學機制,未來勢必將成為封地培養修士人才的最高學府。
只要把網織大了,就不愁培養不出頂尖人才。
澹臺雄這才神情動容,真要按乾元的設想實施,那宗門就真的再無生存土壤,徹底消亡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從另一個層面去看,道院又是對宗門精神的一種很好的傳承。
想到這,澹臺雄神情復雜。來之前,他何曾想到,眼前的這位不足三十歲的帝國權柄者,竟有如此廣闊的視野與胸襟。
跟乾元比起來,流沙王的所謂雄才大略,似乎一下就變得狹隘了很多。
但是,澹臺雄終究是有傲骨的,不甘承認就這般被乾元說服了,反擊道:“秦王前面講的兩點,確實有點意思,但要說對空桑郡百姓也是利好,有點言過其實了吧?那可是逼著他們背叛故國。”
言辭犀利。
乾元心中就是一定。
澹臺雄激動了就好。
激動,就證明澹臺雄確實有點別的想法,并非鐵了心要投降流沙國。如果澹臺雄平靜無波,那乾元還真無從下手。
人家根本就不上套嘛。
乾元道:“宗主該知道,秦王府治下一直在堅持實施的系列新政吧?!這些新政,帶給百姓的福祉可是實打實的。遠的不說,僅在青丘府,百姓年均收入相比三年前,翻了兩倍不止。這可不是我在胡言亂語。
“空桑郡的情況跟招搖郡類似,常年受青丘國妖族侵擾,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如果能歸入秦王府治下,一切苦難都將成為過去。
“我想,相比國別之爭,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最要緊的。在人妖兩族對峙的大背景下,國別之爭只是小節,不是嗎?”
澹臺雄真的無話可說。
乾元言辭犀利,偏又有理有據,實在讓人無法反駁。
“就算這樣,這一切都是雙贏之事,算不上秦王府的特別付出。秦王想憑這點東西就將空桑郡收入囊中,不覺得太輕巧了嗎?”澹臺雄道。
乾元就有些頭疼,這個澹臺雄,還真是不好說服啊。
說不得,只能使出最后的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