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公主道:“如果皇兄還不放心,何不派秘使出使犬戎國?”
“去那做什么?”
“自然是鼓動犬戎國去進攻北狄國。”傾城公主說的理所當然,“皇兄你想,北狄國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南下,原因之一,就是少了犬戎國的威脅。作為妖族三國之一,犬戎國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這難道不奇怪嗎?”
“你這么一說,倒還真是。”新帝也有些想不通。
“所以,不管是當說客也好,還是怎么著,派人深入犬戎國,調查犬戎國到底發生了什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傾城公主補充道。
至此,傾城的整個計劃才算露出全部面目。
遠交犬戎國,以解除北狄國威脅;再從少陽郡抽調軍隊,孤注一擲,協調南疆都護府,一舉打掉楚王勢力。
樹立朝廷威信的同時,為解決魏王之患,打下基礎。
再勵精圖治,以三代以上的意志,卻解決藩王之患,讓帝國重新走向正軌,重新東大陸霸主的輝煌。
如果乾元在場,一定會拍案叫絕。
跟著就是背脊發寒。
如果朝廷真要按此計劃實施了,那么乾元入主神都的機會將很渺茫,未來,怕是只能將全部精力轉到對外征戰上去了。
可惜,新帝不是乾元。
他太謹慎了,擔憂道:“投入所有力量,孤注一擲,這么做,是不是太冒險了?萬一重蹈之前的覆轍,那該如何?”
前一次的昆吾郡之戰,卻是給新帝留下太大的陰影。
一場原本勢在必得,根本就沒想過會輸的大戰,一通打下來,朝廷卻成了可恥的失敗者,留下一地的罵名。
想當初,第五驕陽只會被現在的傾城公主,更加自信。
“皇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傾城公主終于急了,“楚王跟魏王的擴軍都已經完成,朝廷再不行動,等到他們的新軍訓練成型,再想打敗他們,就要付出兩倍,甚至是三倍的代價。屆時,朝廷還支撐得了嗎?而且,現在是北狄國最疲憊的時候,等他們緩過神來,那就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不要說了。”新帝用力擺了擺手,“此事事關重大,容我再好好想想。”
“好吧。”
傾城公主眼中的失望就要溢出來了,她的這位皇兄,人如其名,可謂是成也謹慎,敗也謹慎。
想當初,朝廷跟紫霄劍派的接洽都快成了。
是皇兄一直顧忌收編宗門,對朝廷聲譽造成的不利影響,遲遲沒有答應。這一拖,最后卻把紫霄劍派推到了魏王陣營。
真是夠諷刺的。
相反,像楚王乾恪,關鍵時刻就能豁的出去,以招安昆侖派為契機,一舉逆轉大局,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如果事事都要最求百分百的把握,那還爭什么霸?
天下本沒有十全十美之事。
帶著滿腔的失望與擔憂,傾城公主默默離開了皇宮。
歷史的軌跡就在這一刻,劃過一個突兀的弧形,拐向另外一個不可知的未來。
誰又知道,那未來究竟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