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的一下,
懸于高空的天地榜文迅速縮小,回到乾元手中。
這便是運朝司封榜,別名封神榜。
所謂封神榜,乃運朝帝王用以賞罰天下,冊封群臣,下達天意命令之物,牽連一國之國運,可上溝通天地,下體查民情。
進化到極致,甚至可以代天封神,賞罰天地。
乾元手掐法訣,運指如筆,隔空對著封神榜寫字,說也奇怪,原本空無一物的榜文,竟然開始浮現出一行行文字。
而且每一個字都是上古云箓,神秘莫測。
“大乾王朝,乾王:乾元,王后:第五紫月,宰相:蕭何……”
在乾元之前,每一任大乾皇帝都是以“乾帝”自居,殊不知,在天地規則之中,以大乾王朝之疆域人口,最多也只是一王國而已。
豈能妄自稱帝?
在結界消失之前還沒什么,井底之蛙嘛;可等到結界消失,東大陸,也就是蓬萊島重現于世,如果乾元還是以乾帝自居,那真是貽笑大方。
說不定,還會因此遭到討伐。
因此,從此以后,乾元不再是什么乾帝,而只是乾王;紫月自然也就不再是皇后,而只能是王后。
類似什么魏王、燕王,那也都是不合時宜的,需要統統降格為親王。
上至帝王,下至群臣,但凡名字被錄入封神榜者,其命運就將跟王朝休戚與共,得以分潤王朝氣運,以助力修行。
就算是死后進入幽冥地府,同樣還能享受王朝氣運庇護,在陰曹地府為官做宰,好不風光。
這便是封神榜之妙用。
…………
大典過后,乾元回到紫宸殿。
作為內朝,紫宸殿不僅是乾元日常接見朝臣之所,也是他的辦公之地,御書房便設于此殿之內。
不僅如此,乾元還能在紫宸殿就寢,甚至配有簡單的娛樂設施。
只要乾元想,吃住辦公都可在紫宸殿內完成。
當然,身為帝王,在紫宸殿兩側,還單獨建有浴堂殿、溫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以供乾元日常活動。
除此之外,乾元晚上還能去王后、妃嬪們的寢殿住,有沒有自個兒的寢殿,其實也沒有太大關系。
穿過紫宸殿,才是真正的內庭。
王宮北部為園林區,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樣。
紫宸殿以北為太液池,又名蓬萊池,碧波蕩漾,池內偏東處有一土丘,稱蓬萊山。池的沿岸建有精美回廊,附近還有多座亭臺樓閣和殿宇廳堂。
而在太液池的北面,地勢廣闊低平,則安插一些游藝的場所和太液池的附屬景觀,如拾翠殿、跑馬樓、斗雞臺等等。
妃嬪們的寢殿,則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東南的龍首山高地上,避免后宮區域潮濕多雨。
此時的內庭,除了紫月、夢歌兩位妃嬪,再無第三人存在,因而顯得非常冷清。
乾帝的那些太妃也好,先帝乾慎的妃嬪也罷,早在乾元登基之前,就都被一一遷出皇宮,在城中其余別院居住。
乾元可不希望留下一個烏煙瘴氣的后宮,他也志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