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乾元在麟德殿大宴群臣。
麟德殿位于王宮西北部,同樣位于龍首山高地之上,是宮內規模最大的別殿,是皇帝宴會、非正式接見和娛樂的場所。
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戲。
歷代皇帝經常在這里舉行宮廷宴會、觀看樂舞表演、會見來使的活動,官員以能出席麟德殿宴會為榮。
當晚的宴會,自然是君臣盡歡。
所不同者,宴會主角已經由徐抗、蕭金甤、燕山河等一干王國老牌貴族,換成蕭何、郭嘉、裴矩、李忠等一干新生代大員。
頗有一種“一代新人換舊人”之感慨。
宴會結束,乾元攜紫月回轉鳳鸞宮就寢,一夜**,自是不提。
…………
翌日,乾元在宣政殿召開新朝的第一次朝會。
才一升朝,通政使劉道寧就代乾元宣布了一道圣旨,正式將帝號更名為王號,將皇宮改名為王宮,褫奪魏王、燕王之封王稱號等一系列變革。
群臣嘩然,不知何故。
要說乾元是想借此進一步削弱魏王、燕王等人的影響力,那付出的代價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而且,這也不像乾元的行事風格啊。
乾元卻也沒有解釋,他既不想“坐井觀天”,也不想提前告知禹余天之事,以免引起新朝不穩,搞得人心惶惶。
等到結界消失,一切自會真相大白。
反正也就是三兩年的事。
以乾元如今之威望,他強力決定之事,還真沒有哪個大臣敢站出來反對,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諸卿有何奏議?”乾元問道。
“微臣有奏!”
兵部尚書裴矩第一個站了出來。
“講!”
裴矩道:“啟奏王上,值此王朝一統、軍容鼎盛之際,正該激流勇進,砥礪前行,厲兵秣馬,兵發北狄、燭龍兩國,以完成一統大陸之曠世偉業。”
這不是裴矩一人之意思,而是整個軍方的意志。
在軍隊接連收復少陽、龍首兩郡,驅逐北狄、燭龍兩國大軍之后,軍中一統天下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乾元不置可否,問:“諸卿以為如何?”
“微臣有奏!”
這一次站出來的乃文官之首,宰相蕭何。
“蕭卿請講。”乾元嘴角一笑,似乎料定蕭何一定會站出來。
在發動戰爭一事上,文武雙方很難取得共識,有分歧才是正常之事。在軍方發出咄咄逼人的口號之后,文官不可能不會做出反應。
蕭何道:“少陽、龍首兩郡雖然收回,但是被敵人破壞的千倉百孔。尤其是龍首郡,不僅百姓滅絕,十室十空,屋舍田園被毀壞者更是不計其數,幾乎被夷為平地。當此之際,當盡快將滯留在中州境內的數百萬難民,有序地引導回故里,重建家園,恢復生機,而非妄動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