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韓信一舉樹立了自己的威望,戰后,面對部下好奇的目光,韓信解釋道,“我們的士兵沒有得到應有的訓練,與百姓無異,如果給他們留下退路,他們定會因為害怕逃跑。這時候就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會奮力殺敵。”當然更重要的是那兩千奇兵,兵法有云以正勝以奇合。戰場之上士兵只能看著上官的令旗行動,趙軍大營改旗易幟,給了他們致命一擊。
咸陽宮中諸位武將默不作聲,將他們自己放在韓信的位置上,他們可不一定能打出這樣的戰績。
畢竟他們統帥的都是久經訓練的虎狼之師,而韓信率領的卻是未經訓練的市井小民啊
此戰后,韓信對李左車以師生之禮相待,請教滅燕、伐齊之法。李左車也不是迂腐之人,他為韓信獻計道“您一戰滅趙,以數萬漢軍打敗一十萬趙軍,威名震懾天下,但跟隨您的士兵卻已經很疲憊了。他們本就沒有得到多少訓練,在戰場上為保住性命而死戰不退,但他們想到自己被置于死地定然會有所怨懟。您現在要做的就是安撫士兵,犒賞將士,只要做出將要出兵燕國的架勢,再派使者前去游說,燕國國小勢弱,定會主動來投。到時候在拿燕國為例,說服齊國,齊國也不敢不從。”
韓信聽從了李左車的建議,派使者赴燕游說,燕王臧荼立刻投降。
韓信上奏請封張耳為趙王,鎮撫趙國,劉邦答應了。張耳韓信在北方開辟的第一戰場果然牽制了項羽的一部分力量,達到了劉邦預先設定的戰略目標。
始皇微微搖搖頭,看來這個韓信也是贊成分封制之人,卻不知其本心如何,是看不到分封制的弊端,還是有私心,這一切還需要多方考察才能重用。
他可不想將來韓信利用自己的軍功要求分封,好不容易才建立的郡縣制經不起任何波動。
不過,由此也可窺見韓信的結局,劉邦只要想做獨掌天下的帝王,就容不下一個手握重兵的諸侯王,不光韓信,這個趙王張耳也不會有好下場。
更何況,這種事,只能是上位者賞賜下位者,萬沒有自己請封的。劉邦正在與項羽對峙,殊不知,這件事會不會被他看做是要挾
始皇的預測很精準,但他沒有預料到韓信在政治方面有多么小白,他會被劉邦忌憚,一部分原因是他自作自受。
正面戰場上,劉邦與項羽的對峙中,劉邦屢戰屢敗,不得不數次逃亡。漢三年六月,劉邦帶著夏侯嬰兩人來到張耳軍中,此時,張耳韓信還沒有起床,劉邦直接進入營帳奪了他們的印信兵符,又調任諸將,奪了兩人的兵權。
少年韓信有些心疼,恨恨的想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訓練出來的精兵,又被你奪走了
對政治敏感的人卻一眼就看出來,劉邦對張耳韓信有所忌憚了,他在不斷地削弱他們的力量,樹立自己的威望。
這是韓信第一次被劉邦坑,但顯然這不是最后一次。
居然還有
韓信也太忠心了吧,這都不反了他
淮陰侯韓信心中郁郁,卻無人能聽他訴說,他最好的知己就是蕭何,可蕭丞相此刻正在宮中陪著劉邦。
他正值壯年,卻已經開始回憶過去的時光,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才過去幾年,已經像是上輩子的事了。
當時劉邦項羽兩軍對峙,很多諸侯都是在楚漢陣營中反復橫跳,但韓信從來沒有生過一心。他一心忠于漢王,卻不知漢王為何總是懷疑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