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到了明清甚至以“八股文”取士,將所有人的思想程序化,規則化,最終導致了思想文化界的萬馬齊喑,難以應付時代的巨變,被西方列強后來居上。
當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們的國門時,一種否定一切的傾向出現了。當時的學者推崇新文化,打到舊文化,推崇民主和科學,猛烈的抨擊以“孔孟”為代表的舊思想。被禁錮兩千年的思想終于迎來了徹底的解放以一種摧毀一切的方式。
評論區
“矯枉就要過正”
“袁世凱打著尊孔復古的旗號復辟,簡直就是開時代的倒車。”
歷朝歷代的儒家子弟都繃不住了,后世人怎么能批判圣人呢,若是沒有儒家,我們還能相信什么還能堅持什么
孔子卻明白了,當一種思想深入骨髓,想要打破他,就要將其徹底摧毀,否定他的道統,改變他的思想,扭轉他的意志“老夫只想做個老師,宣傳自己的學說,希望統治者遵循周禮,希望戰亂可以減少一些啊”
“其實,當時的先生們反對的并不是儒家的學說,而是反對將一家學說抬高到治國之道的位置。儒家被神化的太久了,已經深入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徹底打倒儒家就無法解放思想”
“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解放國人的思想,甚至有人提議全面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字,與國際接軌。”
“不要啊,我不想學英語”
“漢字是華夏民族的瑰寶,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代,一直傳承下來的古文字,從現代漢字還能看到四五千年前甲骨文的影子,這是拉丁文字所不具備的。”
“”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無比明白文字的重要性,自從始皇統一文字后,華夏大地便有了交流的渠道。北方人可能聽不懂南方的鄉音,但一定能看懂南方人寫下的漢字。
原來所謂的百年屈辱居然如此慘烈,就連自己的文字都無法保全
他們對造成這一切的清朝產生了濃濃的厭惡之情,就連雍正康熙等有所作為的清朝統治者都被深深震撼
雍正“朕的肩上擔負著的不只是大清的天下,朕不能讓華夏大地在朕的手中沉淪”
漢武帝思想統一與始皇帝的政治統一交相輝映,共同鑄造了華夏民族的民族特性,使得我們兩千年來始終能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從這方面來說,漢武帝功莫大焉
天幕下的人有些不解,好壞都讓你說了,所以,獨尊儒術到底該不該繼續
天幕了完全相反的兩種看法,聰明的統治者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華夏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化認同,但卻不能將其抬到神圣的位置,不能壓抑其他學說的成長。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竟放春滿園
與其被儒家裹挾,不如改為儒家為我所用,還有法家、道家凡是有用的學說都是我華夏的瑰寶。
統一了國內的思想,造就了“九世之仇尤可復”的社會輿論,漢武帝開始了自己的大動作外事四夷,定漢疆
始皇“朕倒要好好看看,這個后輩有何武功能得個武帝的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