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回稟道“陛下,大宛的馬匹比匈奴的還要優秀,只是路途太過遙遠,中間又隔著匈奴,交通不便。”匈奴現在還是西域各國的老大呢。
武帝滿不在乎道“匈奴很快就不是北方的霸主了,朕會將這條道路打通,到時候,博望侯可再次出使西域,那些小國定會畢恭畢敬的將寶物獻上。”
身為大漢的使臣,可不會受這個委屈。由于沒有完成使命,漢朝使節當著大宛王的面,砸碎了原本作為國禮的金馬。大宛王也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派人殺害了使節。
“嘶這個使者是誰,脾氣這么暴躁”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漢武帝派李廣利帶領數萬大軍進攻大宛國,然而由于準備不周,路途遙遠,這次攻伐以失敗告終。對于李廣利的失敗,漢武帝勃然大怒,又調集了全國的力量,組成一支七萬人的大軍,再次攻打大宛。
武帝皺眉道“這個李廣利是誰,無能廢物”
朕為何不用仲卿、去病領兵,為何要用此人呢
難道那時仲卿已經無法出戰了,可是去病年紀輕輕,總不會也生病了吧
按蘇武出使那年來算,去病也不過四十歲,正是一個將軍最年富力強的時間。漢武帝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但他不敢去想那個可能性。
心思細膩的衛青與衛子夫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們整顆心都提了起來
面對來勢洶洶的漢軍,西域各國不敢攖其鋒芒,紛紛打開城門為漢軍后勤。漢軍很快便攻破了大宛王城的外城。大宛貴族震恐不已,聯合起來殺死大宛王向漢軍投降,并拿出城中所有馬匹供漢朝挑選。大宛王的頭顱被漢武帝懸于北闕
評論區
“小弟不聽話怎么辦打一頓就好了。”
“大宛王居然是被自家二五仔殺的”
“畢竟王座上坐著誰都不影響他們繼續當大宛的貴族,但是,得罪了漢軍,他們的末日就到了。”
漢武帝冷哼一聲“外強中干,狂妄無知”既然有本事得罪大漢,就要有勇氣面對這個結局。
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這里說的朝鮮是衛氏朝鮮,朝鮮被打是他自找的衛氏朝鮮本是漢朝的藩屬國,卻一直在暗中與漢朝為敵,還派兵阻礙其他國家向漢朝進貢。漢武帝本著不能不教而誅的想法,派使臣與朝鮮王交涉。結果談判破裂,朝鮮王一不做二不休派兵殺死了使者。
元封二年前109年秋,漢武帝調集五萬大軍,分海陸兩路圍攻衛氏朝鮮的首都。經過激烈交戰,衛氏朝鮮陷入絕境,朝鮮王被臣下所殺,整個朝鮮國并入漢朝,成為著名的漢四郡。
評論區
“就是三國里面被公孫氏占據的那一塊地方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
“現在的朝鮮與韓國大部分都在漢朝的版圖中,半島的漢江就是因為位于大漢的邊疆而得名的。”
始皇也將目光投向了地圖右上角的地方,那里如今還叫箕子朝鮮,是商朝遺民箕子建立的國家。漢朝初年,才被燕人衛滿推翻,建立衛氏朝鮮。然后,建國不到九十年的衛氏朝鮮就被武帝滅國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秦周邊不能有任何威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