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被噎了一下,心中不由得泛起了酸澀的情緒中山王竟然有一百多個子孫,朕才只有一個獨苗
行吧,朕倒要看看你們有什么功績,若是于大漢有功,朕也不是不能厚待你們的祖宗。
劉秀在思考天命之子的稱呼,不會是因為那一次隕石事件吧
劉備卻忍不住嘆了口氣。
張飛“大哥因何嘆氣,天幕提起大哥,這是好事。說明我等做出了一番事業,說不定能像光武皇帝一般,重開大漢天下”
劉備“備是在嘆息,無緣一見武帝與光武皇帝的雄姿。武帝不惑之年已經打敗了匈奴,光武皇帝也早已平定了天下,備卻還在四處流浪,不肖子孫愧對列祖列宗啊”
與推恩令配套,武帝頒布了左官律,諸侯不得私自任命官吏,士人也不能私自出仕諸侯。嚴防諸侯與中央官吏、地方豪強的勾結,并且尋找各種理由打壓諸侯勢力
元鼎五年,武帝以列侯所獻酎金成色不足,一口氣廢除了一百多個列侯。安平侯因與淮南王勾結暗中通信,被處斬棄世。曲逆侯因搶奪別人的妻子,論罪處斬棄世。慎陽侯因為私自鑄造金幣,斬首棄世總是,當時的諸侯王恨不得夾緊尾巴,才能在武帝的統治下活下去。
第一代安平侯鄂千秋一口老血噴了出來“噗”
他是跟著劉邦起兵的親信之一,因作戰勇猛又是同鄉,才能因功封侯,沒想到不到一百年,就被除國了。
老子從一個黔首成為王侯容易嗎,子孫后代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就算跟著淮南王謀反成功,不也只是一個侯爵,難道能得什么天大的好處
第一代慎陽侯是淮陰侯韓信的舍人,因為告發淮陰侯謀反的消息才被封為侯爵,現在的他還沒有上朝資格呢。
不過,群臣顧不上關注名不見經傳的安平侯慎陽侯,他們都在看著曲逆侯陳平。
陳平環視同僚淡定道“子孫不肖,平為之奈何啊”
他還能管得了百年后的子孫別想了,陛下連自己的兒子都管不了
其他開國功臣也心有戚戚,不知自家子孫在不在那一百個侯爵中
武帝沒有動用任何軍隊,也沒有強制性的命令,而是以賞賜的名義分化瓦解諸侯國,將漢初的分封制轉變為郡縣制,不僅瓦解了諸侯的力量,還贏得了仁慈的名聲,可見武帝手段之高明
秦始皇感慨道“劉家人在政治權謀方面真是得天獨厚。”
劉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蕭何、韓信、呂雉等人還在適應朝堂氛圍,低調做人,認真工作,只有劉季不同。
自劉季進入朝堂后,整個朝堂的畫風都變了,其他朝臣都是端端正正的跪坐在席位上,只有劉季懶懶散散的歪在一邊,身體像是沒有骨頭一般。
始皇有時也在懷疑,讓他跟著扶蘇是不是做錯了,若是扶蘇變成劉季那無賴樣,就永遠也別想繼承朕的皇位了
武帝朝的諸侯王若是不積極響應豈不是要與中央王朝作對,有吳王前車之鑒,還有衛大將軍在朝,他們自認沒有匈奴人的實力,可不敢輕舉妄動
那些原本得不到分封的諸侯子弟則是極其感激皇帝陛下,便是得個小小的縣令也比普通平民強啊。
對于地方豪強,武帝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們坐擁千萬家產,卻不肯為國效力,前線戰士浴血奮戰,后方的豪強地主卻大肆兼并土地,挖國家的墻角。于是,武帝開始了與“民”爭利
首先是幣制改革漢初幣制混亂,諸侯豪強有點實力的人都可以自己鑄造貨幣,導致朝廷威嚴喪失,原本屬于國庫的資金被民間攫取,武帝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先將幣制從文帝時的四銖改為三銖錢,又從三銖錢改為半兩,再改為三銖反復改變幣值,不僅沒有達到想要的成果,反而引起了通貨膨脹,形勢幾乎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