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
“通貨膨脹貨幣發行量超過了社會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是說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的購買力大于實際能產出的貨物,同樣的錢沒不到過去那么多商品,貨幣貶值,錢不值錢了。”
“武帝缺少一個經濟學家指導經濟改革。”
“桑弘羊不是做的很好嗎”
“很顯然,此時的桑弘羊還沒有展露出自己的才華,他的建議沒有得到重視。”
武帝很迷茫的看著天幕,為什么每個字他都認識,連起來卻看不懂。
“桑愛卿,你可知天幕的意思”
桑弘羊“回陛下,臣大致明白了。多次改變幣制,并不能打擊民間私鑄,反倒給了他們趁機牟利的機會。市面上的貨幣越來越多,卻沒有那么多的貨物平抑物價,導致貨物漲價,百姓手里的貨幣不值錢了。”
武帝若有所思,看來這個經濟學也是一門大學問
其他朝臣則是一臉迷茫的看著桑弘羊侃侃而談,這個一慣被人小覷的商人之子是不是要咸魚翻身了
為了積攢軍費,武帝甚至打著復古的名義,發行白鹿幣,專供諸侯王購買,諸侯王只能用真金白銀購買一張鹿皮,一尺見方的白鹿皮價值四十萬錢。
評論區
“變相騙捐”
“諸侯王敢怒不敢言”
“能用錢買平安他們就偷著樂吧。”
劉邦眼前一亮“這法子也不錯”他喜歡。
蕭何現今諸侯王和朝廷一樣貧窮,誰有這么多錢買鹿皮。
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發行統一的五銖錢,規定錢幣的制式、重量,但地方依舊有鑄幣權,質量難以統一,盜鑄屢禁不止。
直到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議,禁止民間私鑄,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才平息了混亂的局面。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鑄幣權完全收歸朝廷所有。
始皇贊道“善”
春秋戰國時,每個諸侯國都有鑄幣權,他們鑄造的貨幣還不一樣,無法互相流通,很多時候還是以物易物。始皇統一天下后,統一了貨幣的制式,只能用秦朝的秦半兩,但并沒有將鑄幣權收歸中央。
蓋因,古時的錢幣乃是貴金屬,即便不作為貿易的媒介,其本身也是有價值的。地方私鑄的錢幣和朝廷鑄造的貨幣價值是一樣的,都能融成銅打造兵器盔甲。不論什么貨幣,老百姓都一樣認。
武帝下定決定“看來只能一步到位了”
桑弘羊曾上書此事,但劉徹壓下了奏疏。這件事從未有前人做過,劉徹也擔心操之過急,朝廷無法擔負鑄造貨幣的職責,費時費力還不討好。
既然天幕肯定了此法,這些顧慮便不必擔憂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