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賀被封為丞相時,沒有一點高興的情緒,后來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做漢武帝的丞相就是上了死亡名單啊。”
“公孫賀是衛皇后姐姐的夫婿,算是太子一方的人,武帝特意抬舉他不會就是為了把他樹成靶子吧。”
武帝冷哼道“這是污蔑,朕想要殺誰還需要拐彎抹角嗎”
這話衛青和衛子夫都相信,陛下的性子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根本不會給人反抗的機會。
公孫賀要不我還是辭官回鄉吧,先是打敗仗全軍覆沒,又被任命為丞相,太子的外家也頂不住這么多debuff啊
“許昌、薛澤、莊青翟、趙周,都是列侯出身,但他們做丞相的時候謹小慎微,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建樹,根本不敢跟武帝唱反調,就這樣還是免不了被殺。”
“在武帝朝做官必須有一顆大心臟,對有能力的人,武帝封賞十分優厚,對沒用的人那是棄如敝履。”
“漢初的丞相地位崇高是為了跟功臣集團抗衡,但到景帝時,功臣集團已經死傷殆盡,丞相地位崇高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直接威脅皇權。”
漢武帝冷聲道“朕給了諸位愛卿施展才華的平臺,能者上,不能者下。”能者上朝堂,不能者下黃泉,天下有才之人多的是,朕可不擔心無人可用。
武帝還賦予宦官權力,稱為“中書謁者”,開啟了宦官參與政治的先河。
評論區
“所以后來一個小小的黃門蘇文、常融都能陷害太子,將太子逼入絕境。”
衛子夫心下一動,“蘇文、常融”
她在心里默默過了一遍未央宮中的內侍,并沒有這兩個人。
武帝也在盯著這兩個名字,當初給宦官權力是為了方便自己處理朝政,放出去的權力他也有信心收回來。可是,天幕的意思是說這些奴才膽敢噬主,陷害太子,挑撥天家父子關系,真是罪大惡極
難道朕晚年也落得個秦始皇的下場,被小人蒙蔽視聽
“還有東漢末年的十常侍,掌控皇帝,把持朝政,搞得天下烏煙瘴氣。”
“武帝可管不了三百多年后的事,東漢末年的宦官掌權是因為皇帝年幼,權臣當道,只有宦官和外戚可以信任。為了與權臣爭奪權力,皇帝只能扶持宦官,甚至給宦官封侯。”
東漢的皇帝集體破防了,劉秀劉莊爭相發送評論,想知道東漢末年發生了何事,導致皇帝年幼,權臣當道,可惜,他們的評論被現代觀眾的熱情遮蓋了,很快便從屏幕左側閃了過去,沒有引起更多人注意。
武帝猛地回想起天幕曾講過的事,不對啊
東漢的皇帝都是皇兄長沙王的后代,與朕何干
朕定下的政策都是有道理的,后世皇帝掌控不了局面,是他們能力不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