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最先開始爭霸的諸侯就是袁家兄弟。
當是時,冀州袁紹聯合兗州曹操、荊州劉表成為同盟,另一邊則是淮南袁術、幽州公孫瓚、徐州陶謙三方聯合。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兩方勢力犬牙交錯,就看哪方先打開局面。
北方的袁紹成功遏制住了公孫瓚,南邊袁術派出的大將孫堅被劉表斬殺,整體局面上,袁紹一邊占據上風,身處腹地的曹操便能從容應對,破局而出。
扶蘇看的目瞪口呆“好家伙,這是一盤大棋啊。”
始皇也目露精光“遠交近攻一策被他們用的爐火純青。”
秦滅六國之時,也只是拉一個打一個,遠沒有這么多勢力。
蒙毅也在紙上標注各方勢力“袁紹北方是公孫瓚,南邊是袁術,曹操被袁術和陶謙夾在中間,袁術南邊還有個劉表”
蒙恬喃喃道“太亂了吧”
此戰后,為了爭奪冀州的歸屬權,袁紹與公孫瓚又發動了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戰爭持續了兩年,兩方互有勝負,難分難解。
公孫瓚為了打破局面,殺害了他的頂頭上司幽州牧劉虞,盡得幽州之地,也徹底失去了人心
評論區
“公孫瓚從名正言順討伐擁有十大罪狀的袁紹,變成了謀害朝廷大員的不義之人。”
“要知道在當時劉虞的名聲是極好的,他不僅是朝廷三公之一,還是漢室宗親,劉秀之子東海王劉疆的后代,他鎮守幽州多年,以懷柔政策對待烏桓首領,讓北方的烏桓不敢南下。”
“劉虞舉孝廉出身,政績卓著,頗有名望,一步步從東海郡吏升職為幽州刺史,是個實干型的官員。”
“他在幽州刺史任上為政寬和,安撫百姓,深得人心,在鮮卑、烏桓等外族之間也有極高的名望。”
“因為在黃巾起義中安撫百姓有功,被任命為宗正,相當于劉家宗室的大家長。”
“后來又因為安撫異族有功,升為太尉、大司馬,位列三公之一。”
“要知道,劉虞是在靈帝時期成為三公的,靈帝的選拔官吏標準是什么誰有錢誰當官當時官拜三公的人也要交一筆做官費。但因為劉虞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潔,靈帝特意下旨免去了他的做官費。”
“靈帝不要太離譜”
“他即便位居三公,依舊清廉節儉,穿著破舊的衣服,一頓飯只有一道葷菜。他勸課農桑,開放上谷的市場與異族交易鹽鐵等物。得到的銀錢都用來安撫百姓,接收了青州徐州百余萬受災百姓。”
“救一人就是救全世界,所有人都在爭權奪利,只有劉虞在盡力做事。”
“袁紹還曾想要擁立劉虞為帝,被劉虞嚴詞拒絕了,他這輩子都是漢室忠臣,風評極好。”
始皇贊嘆不已“沒想到亂世之中還有這樣的仁義之人”
漢朝皇帝更是對這個后輩贊賞有加。
劉邦“名聲有什么用,你若是掌握更大的權力,豈不是能救更多的人。”
劉秀“若是這孩子能成為皇帝,說不定能挽救當時的局面。”
劉莊“他也太死心眼了”
公孫瓚劉虞慣會沽名釣譽,真正擋住北方異族的明明是本將軍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