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雖然多疑,但他不會在關鍵時刻懷疑自己人。”
“這點袁紹就遠遠不如了。”
王翦“奇襲烏巢乃是神來之筆”
王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曹操打蛇打七寸,一招解決了袁紹。”
蒙毅無奈搖頭“輸了,誰能想到袁紹如此不堪”
蒙恬“早跟你說不要得意忘形,這就是前車之鑒。”
劉邦“平陽侯,你家這后代可真行,難不成他能統一天下”
曹參被嚇得滿頭大汗,立刻跪下請罪“陛下折煞臣了,這幾百年后的事再者也沒有血緣關系的。”
呂雉瞥了劉邦一眼,對著曹參安撫道“平陽侯不必驚慌,即便將來曹操有所成就,他也只追封了曹騰,你不曾受到他們的祭祀,也不必擔心他們的牽連。”
曹參感激的向皇后施了一禮,抬起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衛青評價道“曹操勢力弱小,故而先退一步,后發制人。”
霍去病“袁紹則是猶豫不決,一再錯失良機,將勝利拱手相讓。”
衛青“曹軍后勤不足,奇襲烏巢就是在孤注一擲,好在他賭贏了。”
霍去病“袁紹軍連續兩月攻不破曹軍大營,怕是早已喪失銳氣,前線投降后,大軍也失去了斗志。”
武帝總結道“戰爭從來都不只是戰場上的廝殺,而是經濟、政治多方面的比拼。”
諸葛亮“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劉備他曾經親歷這場戰爭,對比曹營袁營文臣武將的氛圍,便看出了袁紹必敗。所以他及時抽身,沒有給曹操俘虜自己的機會。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開戰前,曹操全方位處于劣勢,袁紹似乎勝券在握,但曹操能正確的分析客觀條件,善于聽取謀臣的意見,揚長避短,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此戰,曹操擊敗了袁紹,成為整個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奠定了其統一北方的大勢
評論區
“曹操終于翻身了。”
“過去大家看好袁紹、呂布,甚至是袁術,很少有人看好曹操。”
“他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書寫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
“此戰后,北方由分裂走向了統一。”
“逃回河北的袁紹想起田豐之言,悔不當初。”
“袁紹如果聽田豐沮授的意見可能就不會失敗了。”
“不,袁紹的問題不是聽哪一方的意見,而是他自己左右搖擺,哪一方都沒有堅持。”
“他采納郭圖審配的意見速戰速決,但許攸獻計要他偷襲許都,他又不聽了。”
“兩軍交戰的時候,袁紹營中還在爭權奪利。沮授的建議沒有得到袁紹的采納,便說了一些喪氣的話,裝病不跟袁紹玩了。郭圖等人立刻奪權,搶占了沮授的位置。”
始皇“袁紹敗的不冤”
曹軍的勝利不只是軍事上的勝利,也有后方謀士的運籌帷幄,身處大營的荀彧、荀攸、許攸的功勞并不比戰場上廝殺的將士們少。
而袁紹的失敗也不只是軍事上的失敗,其陣營內部勾心斗角,彼此攻伐也是一大原因。